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出版至今,已整整一个世纪了。19世纪末叶,清政府极端腐败,当时的中国,“其见欺于外人也甚矣”(马建忠《拟设翻译书院议》)。帝国主义的坚甲利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之门,也震醒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他们当中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马建忠作为当时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之一也在探索科学救国的道路,他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在于掌握知识的载体——汉语太难,难的原因是“隐寓”在汉语中的“规矩”...

论语拾遗

论语拾遗
〖论语拾遗〗一卷。宋苏辙(1039-1112)撰。辙为北宋著名学者,其生平事迹,详见《诗集传》。此书前有自序,称少年为《论语略解》,其兄苏轼谪居黄州时,撰《论语说》,取辙所解者十之二三。大观元年(1107),闲居颖川,与其孙籀等讲《论语》,因取兄说之未安者,重为此书。按苏轼《论语说》,《宋史·艺文志》作四卷,马端临《文献通考》作十卷,今已不见传本,故不详其始末,其详说更无从考...

刘宗周集选录

刘宗周集选录
刘宗周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很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山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刘宗周,初名宪章,字起东(一作启东),...

刘子遗书

刘子遗书
明刘宗周(1578-1645)撰。董□编。董□原名瑞生,字无休,刘宗周弟子。刘宗周为明末著名理学家,一生著述很多,生前多未刊行。卒后其子刘□收集遗书藏于家,共百余卷。刘宗周弟子姜希辙、黄宗羲等曾刊其《圣学宗要》一卷、《学言》三卷,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初以《刘子遗书》为名,后乃分别著录,弟子恽日初曾刊《刘子节要》十四卷,分类排纂。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间(1685一1686),王□据黄宗羲、姜希...

乐育堂语录

乐育堂语录
《乐育堂语录》是一部丹经著述。它是清朝道咸年间,即约公元1841年到1860年之间,黄元吉先生为门下弟子在“乐育堂”讲解丹法,其间经历十余年,后来弟子们将其语录汇辑成篇,分为四卷,取名曰《乐育堂语录》。 黄元吉学际天人,修养工夫又达到“金液还丹”的高深境界,他以精深的学养透彻阐发道的全体大用,将内圣外王之学和千古口口相传的返本还原之法融为一炉,宣泄于《道德经讲义》之中。 《乐育堂语录》是...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唐颜师古撰。师古名籀,以字行,雍州万年人。历官秘书监。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永徽二年其子符玺郎扬庭表上於朝,高宗敕录本付秘阁。卷首载扬庭《表》,称“藁草才半,部帙未终”,盖犹未竟之本。又称“谨遵先范,分为八卷,勒成一部”,则今本乃扬庭所编。宋人诸家书目多作《刊谬正俗》,或作《纠谬正俗》,盖避太祖之讳。钱曾《读书敏求记》作《列谬正俗》,则刻本...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雯、史夔、周起渭、陈世儒、贾国维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

居业录

居业录
〖居业录〗八卷. 明代理学家胡居仁(1434-1484)的讲学语录,由其门人、女婿余□(1465一1528)整理编辑成书。余□字子积,号□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年十九从胡居仁学,末及卒业而居仁卒。据余□序称,此书取《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之意为书名。此本编于弘治十七年(1504),分道行、为学、主敬、致知、力行、出处、治体、教人、警戒、辨异端、观圣贤等十...

经咫

经咫
《经咫》·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清·陈祖范 国朝陈祖范撰。祖范字亦韩,亦字见复,常熟人。雍正癸卯会试中式举人,未及殿试。乾隆辛未荐举经学,特赐国子监司业衔。是书皆其说经之文。名“经咫”者,用《国语》晋文公“咫闻”语也。 经咫 的目录: 经咫
Copyright © 2018- 中华古籍全录 保留所有权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