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话 ●词话序 填词於ゼ文最为末艺,而染翰若有神工。盖以偷声减字,惟摭流景於目前,而换羽移宫,不留妙理於言外。虽极天分之殊优,加人工之雅缛,究非当行种草,所贵旨取花明,语能蝉脱,议论例入鬼趣,淹博终成骨董。在俪玉骈金者,向称笨伯。而矜斗鹤者,未免伧父。用写曲衷,亟参活句。有若国色天香,生机欲跃。如彼山光潭影,深造匪艰。务令味之者一唱三叹,聆之者动魄惊心。所云意致相诡,无理入妙者,代...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复雅歌词 陈振孙云:“《复雅歌词》五十卷,题鲖阳居士序,不着姓名。末卷言宫词音律颇详,然多有调而无曲。”是直斋已不详此书为何时何人所着。明刻重校《北西厢记》引李邴《调笑令》,云出《复雅歌词?后集》。知其书又分前后集。观陈元靓《岁时广记》所引,知其体例与《本事曲子集》、《古今词话》及《本事词》、诗词纪事相类似,同可视为最古之词林记事。顾徐釚《词苑丛谈》、张宗橚《词林纪事》、冯金伯《词苑萃...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庚溪诗话 《庚溪诗话》二卷,宋陈岩肖撰。岩肖字子象,金华人。父德固,死靖康之难。绍兴八年,以任子中词科,仕至兵部侍郎。此编记其於靖康间游京师天清寺事,犹及北宋之末。而书中称高宗为太上皇帝,孝宗为今上皇帝,光宗为当今皇太子,则当成於淳熙中。上溯靖康已六十年,盖其晚年之笔也。卷首先载宋累朝御制,附以“汉高帝、唐文皇、宣宗”三条。次即历叙唐、宋诗家,各为评骘。而於元祐诸人,徵引尤多。盖时代相...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复堂词话 序右录三百四十余人,词一千四十七首。叙曰:“词为诗余,非徒诗之余,而乐府之余也。律吕废坠,则声音衰息。声音衰息,则风俗迁改。乐经亡而六艺不完,乐府之官废,而四始六义之遗,荡焉泯焉。夫音有抗队,故句有长短。声有抑扬,故韵有缓促。生今日而求乐之似,不得不有取于词矣。唐人乐府,多采五七言绝句。自李太白创词调,比至宋初,慢词尚少。至大晟之署,应天长、瑞鹤仙之属,上荐郊廊,拓大厥宇,正...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风骚旨格 〖提要〗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题作“《风骚指格》”,卢文弨校本“指”作“旨”;《宋史。艺文志》八录作“《诗格》一卷”,乃同书异名。齐己又有《玄机分明要览》一卷,已佚。 《风骚旨格》标举格法甚多。薛雪《一瓢诗话》指出:“唐释齐己作《风骚旨格》,‘六诗’、‘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三格’,皆系以诗,不减司空表圣。”其中“六诗”、“六义”为传统命题,但在表述上,不以...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芬陀利室词话 余既为剑人刻啸古堂诗、芬陀利室词,搜其遗集,复得二卷,悉付剞劂。一日,其哲嗣伯威携词话三卷、兵鉴四卷来,皆剑人生前手自写定者。兵鉴仅有唐一代,未得为完书。词话固剑人生平得意之作,第止寥寥数十叶,亦未断手。剑人著述,余最爱其词,诗次之,文尤其次也。剑人词谱,余向曾获见其手钞本,辨析宫商,剖别音调,订正于阳阴清浊之分,学者殊苦其难。及究其归宿,剑人亦未有以应。尝自谓著录三万余言...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二十四诗品 1。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2。冲淡ARTX.CN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3。纤穠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二老堂诗话 周必大(1126~1204)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谊。卒谥文忠。 周必大有诗600多首。他的诗有的善于状物,如《池阳四咏。翠微亭》”地占齐山最上头,州城宛在水中洲;蜿蜒正作双虹堕,吸住江河万里流”,比喻浅近新颖。又如《游庐山佛手岩雪...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钝吟杂录 乐府乐府至有明而业杂,出奴入主,三百年来,迄无定论。《钝吟杂录》中乐府诸论,折衷群言,归于一是,果有别裁伪体者,将不河汉斯言也。录其醇无疵者六则,与钱木庵《唐音审体》互参。时俗谬误,其知所返乎?雪樵识。 ◎古今乐府论 古诗皆乐也,文士为之辞曰诗,乐工协之于钟吕为乐。自后世文士或不闲乐律,言志之文,乃有不可施于乐者,故诗于乐画境。文士所造乐府,如陈思王、陆士衡,于时谓之“乖调”。刘...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杜工部草堂诗话 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迹捕。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藤王亭子“粉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若不用“犹”与“自”两字,则余八言,凡亭子皆可用,不必藤王也。此皆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此老独雍容闲肆,出于自然,略不见其用力处。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仿用之,偃蹇狭...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