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诗话 李文正公进《永昌陵挽歌辞》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当时群臣皆进,而公诗最为首出。所谓三降王者,广南刘鋹、西蜀孟昶及江南李后主是也。若五朝上帝则误矣。太祖建隆尽四年,明年初郊,改元乾德。至六年再郊,改元开宝。开宝五年又郊,而不改元。九年已平江南,四月大雩,告谢于西京。盖执玉祀天者,实四也。李公当时人,必不缪,乃传者误云五耳。 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蓼园词评 序 近人操觚为词,辄曰吾学五代,学北宋,学南宋。近十数年,学清真、梦窗者尤多。以是自刻绳,自表白,认筌执象,非知人之言也。词之为道,贵乎有性情,有襟抱,涉世少,读书多。平日求词词外,临时取境题外。尺素寸心,八极万仞,恢之弥广,斯按之逾深。返象外于环中,出自然于追琢。率吾性之所近,眇众虑而为言乃至诣精造微,庶几神明与古人通,奚必迹象与古人合,矧乎于众古人中而蕲合一古人也。惟是...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莲子居词话 序 诗莫盛于唐,唐人不作诗话。词莫盛于宋,宋人不作词话。其有论词者,类皆附见诗话中,不别自为书,惟周草窗浩然斋雅谈末有词话一卷。国朝毛西河、徐虹亭外,传者亦复寥寥。自李唐迄今,以词名世,不下数百家,而词话独少,非艺林之缺事欤。吾友吴君子律深於词,撰词话四卷,其中有校正词律伪缺之处,有考订词韵分并之处,有评定词家优劣之处,有折衷古今论词异同之处。至於博徵明辨,搜罗散佚,信足为词...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历代词话 纹坪弄墨注:此文有缺字,阅读过程中,如有会员发现更全的版本,请通知我添加修改! 历代词话 的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乐府指迷 余自幼好吟诗。壬寅秋,始识静翁于泽滨。癸卯,识梦窗。暇日相与倡酬,率多填词,因讲论作词之法。然后知词之作难于诗。盖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思此,则知所以为难。子侄辈往往求其法于余,姑以得之所闻,条列下方。观于此,则思过半矣。 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且无...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1 阅读全文
乐府馀论 辨洞仙歌 渔隐丛话曰:漫叟诗话云:“杨元素作本事曲,记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钱塘一老尼,能诵後主诗首章两句,後人为足其意,以填此词。余尝见一士人诵全篇云:‘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乐府古题要解 吴兢 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吴兢的仕途还是较为顺畅的,没有大起大落。 在魏元忠、朱敬则双双为相的长安年间(701—7...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窥词管见 作词之难,难于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大约空疏者作词,无意肖曲,而不觉彷佛乎曲。有学问人作词,尽力避诗,而究竟不离于诗。一则苦于习久难变,一则迫于舍此实无也。欲为天下词人去此二弊,当令浅者深之,高者下之,一俛一仰,而处于才不才之间,词之三昧得矣。 词之关键,首在有别于诗固已。但有名则为词,而考其体段,按其声律,则又俨然一诗,觅相去之垠而不得者。如〈生查子〉...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1 阅读全文
孔子诗论 释文及注解台湾大学周凤五 凡例 一、本篇根据《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一)》图版,参考马承源所作释文,简号、简序仍其旧贯。 二、释文用通行字,通假字直接读破,简文残缺或无法辨识者以□代之。 三、释文重新标点断句,竹简抄写符号仅保留长方形墨记。 四、文字考释在注解中择要说明。 壹、释文 【第一简】 行此者其有不王乎?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 【第二简】 时也,文王受命矣...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