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文心雕龙考异

2015年05月08日 诗文评 暂无评论

梁劉彥和文心雕龍乙書,自隋書經籍志初見著錄後,原本久佚,唐寫本殘,元至正本僅見於何焯語、及孫貽讓禮札迻中所引黃丕烈校本。明以後,有弘治嘉靖萬曆諸刻,傳本始盛於世。至於何義門所謂據宋本校勘者,乃誤於明錢功甫之一言,未足信也。蓋錢氏自稱所得阮華山宋刊,實為晚出,有依託之嫌,與所稱隱秀篇四百字,同屬可疑。紀文達葉郋園均有論正,若是今世傳本,唐鈔殘缺,元鐫罕見,當以明刻較全而差古矣。茲編所據:一、英京所藏唐人寫本殘卷影片,自原道篇贊曰以下,至諧隱篇題止。二、涵芬樓影印之嘉靖本。三、萬曆楊升庵批點梅慶生音註本,哈佛圖書館所所藏;余前歲講學來美,得影印全書一函。四、凌雲本,原刻極精,五色套印,亦哈佛所藏。五、黃叔琳集註及紀評合刻本,為道光十三年初刊於南廣節署,硃墨兩色套板,為哥大圖書館所藏。據此五種,逐篇互校、手自甄錄,旁參御覽及近世范文瀾注本,楊明照校本,王利器新書,所引諸舊刻,翻檢再三,間下已說;並補拙著文心註訂之所未備。惟王楊二氏校本,自述所據唐寫本以下,王凡廿三種,楊凡十七種,余則唐寫本以下,僅得其五,頗慚寒儉。但二氏之作,於校讎則每失,於論斷則頻誤。茲就唐本十餘篇中,王氏失校者,有廿餘條,楊氏失校者,達三百四十餘條,如唐寫本辨騷篇「湯武之祇敬」句下,原脫「典誥之體也,至諷之旨也,」四句共廿二字。又銘鍼篇「孟臧武之論銘也,」句下原脫「曰天子令德,諸侯計功,大夫稱伐,」三句共十三字,二氏均未校出,謹細忽大,不見輿薪,為失之最者也。且唐寫本原為草體,娟秀有法,西陲古卷上品,蓋中唐學士大夫之筆,二氏於諸篇中之天與之,祀與祝、復與履、詰與誥、晢與晰、秘與祕、彌與珍、照與昭、祝與說、間率依稀莫辨,以意誤從,是又不識草書之過也。楊氏凡遇寫本中之觀字,皆認為親字之誤,誠又匪伊所思矣。至於亡忘、勣績、解懈、唱倡、撰選、宛婉、旁傍、曜耀、卻郗、皆於古為通之字,有典籍可按,而二氏率以應從某從某者,何疏略至於是歟。蓋校讎之作,如仇家相對,又烏可不求甚解乎。徵聖篇,先王聖化句,唐本聖化作聲教,以為下章有聲教一辭,改從唐本,不知聖化本於孟子,聲教本於禹貢,何當改從。明詩篇五子咸怨句,從范註改怨為諷,不知怨為尚書五子之歌經本字。誄碑篇迭致文契句,別本迭致作送勢,則謂送勢為六朝常語,應改從,(亦據范說)不知迭致之本於易繫辭。此皆楊氏之誤也。誄碑篇易入新切句之切,而識作麗,謂宜改從。銘鍼篇卿尹州牧句,謂唐寫本前上有九字,今檢唐本,切字不誤,九字本無,此又王氏之誤也。以上僅就寫本諸篇略舉而已。雜文以下,卅餘篇中,二氏失誤,仍多不免,將隨章見義,以己意賓從,頗補其失,略正所誤。但考異之作,如掃落葉,究竟難求,況文心原本已渺,自明清以降,異本之見於著錄者,不下廿餘種,加以御覽玉海諸書所引,足資取證者尤繁,搜羅艱備,闕疑難詳,今所從事,聊為引玉,用俟專家。別如范注所謂宗經篇襲王仲宣文章志之說,即自「易惟談天,至表裏之異體者也」,共二百字,則檢藝文類聚及御覽並無,是乃范氏引象山陳漢章之言,本出嚴鐵橋全漢文所誤錄。況孤證不足據;而兩漢六朝之文體,風格迥殊,故不為論列,以免厚誣古人也。此稿始於編註訂時,原僅據嘉靖本及坊間黃本,客夏再度來美,所獲善本不一,乃勉為完稿。入秋偶恙初痊,再檢來稿,重校一過,且以遣日,區區之作,竟迭經寒署矣。

成申歲除張立齋識於紐約之凝碧樓,時年七十。

原道第一

◆以鋪理地之形。(此據嘉靖本下同)

梅慶生音註本(以下簡稱梅本)凌雲本(以下簡稱凌本)黃叔琳本(以下簡稱黃本)並同。王足利新書本(以下簡稱王校凌本)引陳本梁本理地作地理。

立齋按:理地與上文麗天對文,理地是。

◆為五行之秀人。實天地之心生。

梅本凌本黃本人生二字並無。王利器新書(以下簡稱王校本)引故宮周刊載明鈔本文心書影一幀與梅本同。

立齋按:嘉靖本人字衍,心生由下文而詭。楊明照校注本(以下簡稱楊校本)云:「當作秀氣心生」四字者、非是。

◆傍及萬物。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本引張本、孫本,傍並作旁,楊云:「
旁字是」。

立齋按:傍亦音旁,莊子齋物論、傍冒、旁傍字通,楊校非是。

◆調如竽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竹瑟。王校本引明活字本御覽,作竹琴。

立齋按:禮記樂記莊子管子皆竽瑟並稱,從竽瑟是。

◆肇自太極幽贊神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太作泰,贊作讚。王校本云:「舊本俱作讚,孔龢碑幽讚神明,作讚是。」

立齋按:太泰古通;讚後起字,說文無讚字。兩漢碑刻為或體俗體之源,文字之亂,自兩漢始;王校引碑文皆東漢以後之物。作贊是,王校非。

◆洛書韞於九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龍豁精舍叢書本疇作章,漢書五行志作九章。」

立齋按:楊說非,依經文作疇是。

◆唐虞文章,則煥乎始盛。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始、馮本作為,御覽亦作為。」楊校云:「徵聖篇遠稱唐世則煥乎為盛,辭義與此同,可證作為是也。」

立齋按:宜從始,因下有既發亦垂句,既亦皆承始義,且以二典為古文之始,故從始,楊校非。

◆益稷陳謀。

梅本謀作謨。注云:「元作謀,楊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謨。

立齋按:說文鍇注:泛議將定其謀曰謨。」從謨是,楊失校。(
楊失校頗繁,以下不悉舉)。

◆九序惟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惟作永。

立齋按:書大禹謨,「九功惟敘,九敘惟歌。」作詠非。

◆辭繇炳曜。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耀。

立齋按:曜耀字通,見玉篇。

◆褥其徽烈。

梅本褥作振。注云:「元作褥,朱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正作振。

立齋按:從振是。易蠱象:「君子以振民育德。」曲禮:「振書論於君前。」皆有振作之義。王校本誤褥為縟,縟、六經所無。

◆剬詩緝頌。

梅本同。剬下注云:「音端。」黃本凌本並同。御覽剬作制。

立齋按:剬、古制字,見史記正義五帝紀注。剬同制,亦見說文。梅音端,亦本說文。

◆雕琢情性。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性情。

◆木鐸啟而千里應。

凌本黃本御覽並同。梅本啟作起。楊校引諸本。作起。

立齋按:啟本論語不憤不啟,王校據梅本從起非是。

◆爰自風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爰上有故字。

◆玄聖創典。

梅本玄下注云:「一作元。」凌本同,黃本玄作元。

玄齋按:玄聖見莊子天道篇。凡清刊本玄皆作元,避聖祖諱也,以下不具舉。

◆原道心裁文章。ARTX.CN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作「原道心以敷文章」。注云:「以敷一作裁文,從御覽改。」又以敷,御覽作而敷。

立齋按:嘉靖本以字脫,裁奪敷佈也;從敷為長。

◆研神理而設教。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而作以。

◆發輝事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輝宜作揮,御覽正作揮。」

立齋按:易乾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從揮是。

◆故知道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知字。

◆旁通而無涯。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涯作滯。注云:「作涯。從御覽改。」王校云:「按今見宋本御覽皆作涯。」

立齋按:無滯則通達;不匱則足用,從滯為長。

◆湯曰鼓天下之動。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動下有者字,從御覽增。

立齋按:經文有者字,御覽是。

◆迺道之文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迺字。

◆民胥以傚。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傚作。

立齋按:為傚之俗體。從傚是。

徵聖第二
◆見乎文辭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文字。

立齋按:諸本文字衍,易繫辭下云:「聖人之情,見乎辭矣。」唐寫本是。

◆先王聖化。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聖化作聲教。

立齋按:孟子:「大而化之謂聖。」此聖化所本。禹貢:「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此聲教所本。諸家並據練字篇改從聲教者皆非。

◆夫子風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風采作文章。

立齋按:上文已有文章句,此作風采是。

◆溢於格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於作乎。

◆以立辭為功。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黃本立作文。

立齋按:左傳僖二三年:「吾不如襄之文也。」杜注:「有文辭也。」又襄二五年「非文辭不為功。」依傳文從「文」為是。除黃本皆非,揚校誤。

◆以多方舉禮。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方並作文。梅本註云:「元作方,孫改。」

立齋按:孫改是。

◆此事蹟貴文之徵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蹟作績。ARTX.CN

立齋按:書堯典:「庶績咸熙。」傳:「績功也。」又蹟同跡。詩小雅:「念彼不蹟。」傳:「不蹟、不循道也。」二字義殊,唐本是,王失校。

◆忠足而言文。

凌本同。梅本黃本忠作志。注云:「志元作忠、謝改。」唐寫本作志。

立齋按:作志是。左傳襄二五年:「言以足志。」又而字、唐寫本作以,楊王二氏皆失校。

◆妙極機神。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本注云:「機疑作幾。」

立齋按:莊子至樂篇:「萬事皆出於幾,皆入於幾。」此幾字所本。幾神與上日月為對文,從幾是。

◆縟說以繁辭。

梅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辭作詞。

立齋按:辭詞三字互通,唐寫本辭詞互用。如詞高言中,信辭若巧,分見第一、二兩篇是也。

◆書契斷絕。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決斷。

◆文章昭晰以象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晰作晢,象作效。

立齋按:從晰是。考晰、晢二字易混,白晰之晰從析,明晢之晢從折,唐寫本草書之木手莫辨。又按離、卦名,從象是,楊校云:「
晢、俗字」者誤。

◆繁略殊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形作制。

立齋按:形指體勢而言,與下文時字對文,從形是。

◆變通會適。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適會。

立齋按:易繫上:「唯變所適。」韓康伯注云:「變通貴於適時,趣舍存乎其會。」唐寫本是。

◆是以致論必徵於聖,宗於經。

梅本凌本黃本並作「是以子政論文,必徵於聖;稚圭勸學,必宗於經」。注云:「子字元脫,楊補。」唐寫本作「是以論文必徵於聖;窺聖必宗於經。」

立齋按:唐寫本是。楊氏所補,或以意為之也。

◆弗為好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弗惟作不唯。

立齋按:「不、弗」、「惟、唯」,皆音義互通。不、古音弗。

◆故知正言所以立辨。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作辯,唐寫本作辨。

立齋按:辨辯音義互通,說文皆作判解也。又通偏,楊校非。

◆辭成無好異之尤,辨立有斷辭之義。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成下有則字,義作美。

立齋按:尤、過,義、宜也。意對為切,從義是。

◆徒事華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莊子列禦寇原作從,然徒事云者,含訾意,亦通。

◆雖卻此言聖。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此言作訾,唐寫本作訾。

立齋按:作訾是。

◆弗可得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弗作不,己作也。

◆猶或鑽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猶作且。

◆胡寧勿思。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胡寧作寧曰。ARTX.CN

◆睿哲惟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睿作叡。

立齋按:睿叡互通。說文睿作叡。

宗經第三
◆其書言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及唐寫本言並作曰。

立齋按:從曰是。

◆效鬼神。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效作。

立齋按:,玉篇云:「俗效字,正韻古惟從文,無從力者。」效、說文象也,又通傚,唐寫本誤。

◆洞性靈之奧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區奧。

立齋按:班固東都賦:「天下之奧區焉。」唐寫本及范注均誤。

◆大寶咸耀。

梅本凌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咸並作啟。

立齋按:大寶指群經,故曰咸。從咸是。

◆義既極乎性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極並作挺,王校引明鈔本御覽極作埏。

立齋按:極字至高至大至正之義,從極是。

◆辭亦匠於文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於作乎。

◆聖謀卓絕。ARTX.CN

梅本謀作謨。凌本黃本御覽及唐寫本並同。

◆而吐納自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無而字。

◆易惟談天。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易上有夫字,御覽及唐寫本並同。

◆人神致用。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人作入。注云:「從御覽改。」唐寫本亦作入。

◆洪鍾。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閔本鍾作鐘。」

立齋按:鍾、鐘古通,酒器樂器之別,自漢以後始著。

◆旨遠辭高。

梅本高作文,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元作高,孫改。」,唐寫本作高。ARTX.CN

立齋按:遠與高、中與隱,辭義相協,從高是。

◆固哲人之驪淵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固作故。

立齋按:從固是。

◆書實記言。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及唐寫本記並作紀。

立齋按:記、釋名:「紀也。」。紀、史記索隱:「紀者記也。」。記、紀訓同而辭互相假,但經典中義實有別。詩大雅:「綱紀四方。」傳:「理之為紀。」書益稷:「據以記之。」傳:「使記識其過也。」據此記言之記,宜從記。

◆詁訓茫昧。

梅本記言之下,接覽文如詭;黃本記言之下,接訓詁茫昧,與唐寫本同。

立齋按:自此句之下,至表裏之異體者也,倒錯難讀,先逐句校定之如下。

◆故子夏嘆書,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明上有代字,行上有錯字。

◆禮記立體,據事剬範。

梅本體下有弘用二字,剬作制。凌本同。黃本記作以。注云:「
一作貴。」,體下注云:「一本有宏用二字。」唐寫本與黃本同。

◆章條纖曲,一字見義。

梅本曲下有「執而後顯,採掇王言,莫非寶也。春秋辨理」四句。注云:「四句十六字原脫,朱按御覽補。」凌本黃本王並作生,唐寫本王言作片言。

◆諒以邃矣,尚書則覽文如詭。

梅本邃矣下,「此聖人之殊致,表裏之異體者也」兩句。注云:「自書實記言之下,倒錯難通,余從諸善本校定云云。」

◆詩主言志,詁訓同書。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詁訓作義訓,唐寫本言作之。

◆敢最附深衷矣。

梅本作「故附深衷」,無矣字。黃本作「故最附深衷矣」。唐寫本及御覽作「最附深衷矣」,無敢故二字。

立齋按:此句下嘉靖本作禮記立體,據事剬範,章條纖曲,下接「一字見義」。梅本作「訓詁茫昧,通乎爾雅,文意曉然矣」,下接「禮記立體」句。唐寫本則矣字下,作「禮以立體,據事制範」句。凌本黃本並與唐寫本同。

◆此聖人之殊致,表裏之異體者也。

梅本凌本此二句在諒以邃矣之下。黃本唐寫本此二句則在「訪義方隱」句下。

立齋按:以上自書記言,至此二句止,信如楊氏所云:「諸本互舛,倒錯難通」,幸有唐寫本為據。此二百字中,如言昭灼之昭,唐寫本作照;詩主言志之主,唐寫本作之;據事剬範之剬,唐寫本作制;採掇生言之生,唐寫本作片;諒以邃矣之以,唐寫本作己;聖人殊致之人,唐寫本作文;凡此異文,皆足改從,中惟照、宜從昭,此句法本左傳隱五年昭文章,與桓二年昭其儉也。至於章句叢錯不協,皆依此寫本為定,差可讀矣。茲參酌黃本唐寫本等寫定如下。「書實記言,而詁訓茫昧,通乎爾雅,則文意曉然。故子夏嘆書,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詩主言志,詁訓同書,摛風裁興,藻辭譎喻,溫柔在誦,故最附深衷矣。禮以立體,據事制範,章條纖曲,執而後顯,採掇片言,莫非寶也。春秋辨理,一字見義,五石六鷁,以詳略成文;雉門兩觀,以先後顯旨,其婉章志晦,諒以邃矣。尚書則覽文如詭,而尋理即暢;春秋則觀辭立曉,而訪義方隱。此聖人之殊致,表裏之異體者也。」

◆至根底槃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至於槃固。」

◆餘味日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餘上有而字。

◆後進追取而非曉。

梅本凌本黃本曉並作晚。注云:「晚元作曉。」唐寫本作晚。

立齋按:晚與下文先字對文,從晚是。

◆前修文用而未先。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文一作運。」唐寫本文作久。

立齋按:楊校從久,以對上文追取而意似可解,用運可互通,兩句皆屬論文字而言,故寫本從久為長也。

◆易統其首。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注云:「首一作旨。」

立齋按:據下文「發其源,立其本,總其端」諸句,言源言本言端,故從首是。

◆紀傳銘檄。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朱云銘當作移。」唐寫本紀作記,銘作盟。

立齋按:唐寫本是,春秋盟會為盛,從盟是。

◆終入環內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者也二字。

◆仰山鑄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仰作即。

立齋按:史記吳王濞傳:「乃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索隱:「即,就也。」從即是。

◆義直而不回。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直作貞。

立齋按:論說篇「時利而義貞」,分用易乾卦語。貞,固也,從貞是。

◆勵德樹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勵作邁。

立齋按:作邁是,邁同勱,書大禹謨「皋陶邁種德」句本此,楊校引左傳杜註而不及經文,註失其本矣。

◆正末歸本。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正末」作「極正」。

立齋按:易乾文言「各正性命」句本此,唐寫本誤。

◆三極道。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鈴本校云:「按三極彝訓,已見正文,此道訓之字疑錯置。」

立齋按:鈴說是。

◆致化歸一。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歸作惟。

立齋按:唐寫本是。書大禹謨「惟精惟一」。

正緯第四
◆神龜見而洪範燿。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燿作耀。

立齋按:燿、耀字通,俗作曜,王校誤云「唐寫本作曜」非是。

◆斯之謂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之作其。

立齋按:從之是。

◆好生矯誕。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誕作託。

立齋按:誕與訑同,疑元作訑,唐寫本由形近而訛,從誕是。

◆孝論昭哲。

梅本凌本黃本哲並作。注云:「原作哲,許改。」唐寫本孝作考。

立齋按:從考從皆是,哲考並誤。

◆按經驗緯。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按作酌。

◆緯之成經。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云:「成疑作於。」

立齋按:緯經有相成之勢,蓋作緯者必依經以成,引經為說,故成字為長,王校疑作於者非是。

◆倍擿千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擿作摘。楊校云:「宜從摘。」

立齋按:摘擿互通,擿音義同擲,楊說非。

◆經顯聖訓也,緯隱神教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也字。

◆聖訓益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聖作世。

立齋按:作聖是。

◆而今緯多於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今字。

◆堯造綠圖。

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本綠作錄。

立齋按:錄,說文「金色也」,與丹書並稱,宜從錄。

◆圖錄頻見。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錄作籙,唐寫本錄作綠。

立齋按:籙為錄之俗體,從錄是。

◆偽既倍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倍疑作掊。」

立齋按:「倍音義與背同,韓愈韓滂墓誌「滂讀書倍文,功力兼人。」注:「倍文謂背文,暗記也。」參拙著文心注訂,黃說非。

◆原夫圖錄之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原字,圖錄作綠圖。

立齋按:唐寫本誤同前。

◆迺昊休命。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迺作乃。

立齋按:迺同乃,昊、昦之俗體,堯典「欽若昦天」,參註訂。

◆前世符命。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世作聖。

◆伎術之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伎作技。

立齋按:伎、技古通,禮王制:「作奇技。」書泰誓:「斷斷無他技。」史記馮驩傳:「無他伎能。」

◆必假孔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假作徵,王失校。

◆謂起哀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謂下有偽字。

立齋按:書洪範正義:「緯侯之書,不知誰作。」通人討覈,謂緯起哀平,孔氏襲舍人語有偽字,楊校是。

◆東序秘寶。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立齋按:楊校云:「唐寫本祕作秘。」今按唐寫本元作祕,楊氏識作秘非是。

◆曹褒撰讖以定禮。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撰作選。

立齋按:撰與選同,見集韻,楊校非。

◆尹敏戲其深瑕。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戲作巇。」唐寫本深瑕作浮假。

立齋按:黃氏云「疑作巇。」不知所據,從戲是。

◆白魚赤烏之符。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烏作雀。

立齋按:白魚赤烏皆本史記周本紀,如以赤雀為文王事,則應作赤雀白魚矣,舍人原文當作烏不作雀,此或傳寫之誤,楊校非。

◆黃金紫玉之理。

梅本凌本黃本理並端。注云:「瑞元作理,孫改。」唐寫本金作銀,理作瑞。

立齋按:史記孝武紀:「以風符應合于天地。」集解:「瑞也。」此孫氏改字所本。范校云:「金作銀」是,見禮斗威儀。

◆是以後來辭人。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後作古。ARTX.CN

立齋按:後、古皆通,但後字為長,指自哀平讖緯既興之後而言也,不能概之以古。楊校云「指彥和以前,宜從古」者非是。

◆援摭英華

梅本凌本黃本援摭並作採摭。唐寫本作捃摭。

立齋按:捃摭是。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荀卿孟子韓非之徒,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又事類篇:「捃摭經史。」所本皆同,楊校失檢。

◆平子恐其迷學。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恐作慮。

◆榮河溫洛。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榮作采。

立齋按:黃注云:「尚書中侯『帝堯即政,榮光生河,休氣四塞。』作采非。

◆糅其雕蔚。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糅作採。

立齋按: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糅字本此,楊校非。云:「採其雕蔚,即篇末招摭英華之意。」非是。

辨騷第五
◆小雅怨謗而不亂。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旁並作誹。注云:「元作旁,許改。」

立齋按:莊子刻意篇:「放言怨誹。」通訓定聲:「放言曰訪,微言曰誹。」許改是。

◆可謂兼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兼之二字。

立齋按:兼之言兼有國風小雅之不淫不亂也,唐寫本脫。

◆崑崙懸圃。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懸一作玄。」唐寫本元作玄。

立齋按:懸、玄古通。

◆文辭雅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辭字。

立齋按:文辭與次句辭賦之辭犯重,從唐寫本是。

◆駟虯乘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本云:「洪本翳作鷖,諸本皆誤,唯唐寫本作鷖不誤。」

◆皆合經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術作傳。

◆楊雄諷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諷作談。

立齋按:從諷是,說文「諷、誦也。」

◆謂不合傳。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鈴木云:「洪本傳下有體字。」

◆鑒而弗精。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弗作不。

◆翫而未覈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也作矣。

◆湯武之祗敬。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禹湯。

立齋按:離騷原作湯禹。又按祗敬以下四句,唐寫本脫,諸家皆未校出。

◆桀紂之猖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原脫此句。

立齋按:猖披,楚詞宋本作昌被,別本作倡披,被音義與披通,蓋古文凡披皆作被也。

◆豐隆求宓紀,鴆鳥媒嫁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豐上有駕字,鴆上有憑字。

立齋按:唐寫本駕憑字衍,此列舉迂怪之事,楊校非。

◆夷羿蔽日。

梅本凌本黃本蔽並作彃。注云:「元作蔽,孫改。」唐寫本作斃。

立齋按:楚辭天問:「羿焉彃日。」別本又作斃,從彃是。說文:「彃射也。」王校從唐寫本改從非是。

◆木天九首。

梅本凌本黃本天並作夫。注云:「元作天,謝改」唐寫本作木夫。

立齋按:楚辭招魂:「一夫九首,拔本千些。」作夫是。

◆土伯三足。

梅本凌本黃本足並作目。注云:「目元作足,朱改。」唐寫本作目。

立齋按:同前書:「土佰九約,....參目九首。」從目是。

◆摘此四事。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摘作指。

立齋按:摘發指近也,見說文。從摘是。

◆體憲於三代。

梅凌黃三本憲並作慢。注云:「慢元作憲,朱據宋本楚辭改。」唐寫本作體憲。

立齋按:從慢是,參註訂。楊校語意朱闡,從憲非,詔策之體憲一詞,義有別也,王校從憲亦非。ARTX.CN

◆風雅於戰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雅作雜。

立齋按:唐寫本以形近而訛,從雅是。

◆取鎔經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意作旨。

◆自鑄偉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趙云偉作緯。」唐寫本亦作緯。

立齋按:唐寫本誤,從偉是。

◆九歌九辯。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辯作辨。

立齋按:辨、辯字通,見前說。說文同作判解,後以引申之義,乃有考問謂之辨,巧言謂之辯也,據易乾卦「問以辨之」又履卦「君子以辯上下定民望」可證。

◆綺靡以傷情。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綺靡作靡妙。ARTX.CN

◆詭而惠巧。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惠作慧。

立齋按:惠慧字通。後漢書孔融傳:「將不爾惠乎。」注:「惠作慧。」

◆招魂招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招魂、馮云:『楚辭本作大招。』下云、屈宋莫追,疑大招是。」唐寫本作大招。

立齋按:淮南小山有招隱士在續楚辭中,彥和所引不及賈誼以下諸篇;故從大招是。

◆耀艷而深華。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深作采。

立齋按:耀艷、文采外發也;深華、文采內蘊也。外發故曰耀,內蘊故曰深,深者藏也。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即藏其爪也。采、採、彩互通,與耀字不協,從深是,楊校非。

◆遽躡其跡。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引鍾本梁本遽作遠。

立齋按:從遽是。

◆菀其鴻裁。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菀作苑。

立齋按:菀苑音義互通;惟菀盛茂也,詩小雅「有菀其特。」則與苑有別,從菀是。菀又音鬱,王校非。

◆酌而不失其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真作貞。

◆顧盻可以驅辭。

梅本盻作盼,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盻作眄。

立齋按:盻音係,說文「恨視貌。」盼音判,玉篇「目黑白分明貌。」眄音,虞卿以顧眄而指相印,見前漢書班固敘傳,從唐寫本作眄是。王失校。

◆壯志煙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志作采。

立齋按:騷體志鬱而文盛,壯字非,從唐寫本作采是。

明詩第六
◆歌永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歌作哥。

立齋按:哥、古文歌,見說文。

◆聖謀所析。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謀作謨。

立齋按:從謨是。

◆詩者持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持上有故字。

◆有符焉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有上有信字。

◆昔葛天氏樂辭云。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天氏二字,下無云字。

立齋按:依下文「黃帝雲門,理不空絃」,上應作「葛天樂辭,玄鳥在曲」,氏云均衍文,見玉海引「昔葛天樂辭,玄鳥在曲」可證。唐寫本脫天字。

◆黃帝雲門,理不空綺。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綺、朱云當作絃。」唐寫本正作絃。

立齋按:詩譜正義云:「既能合集,必不空絃。」絃之所歌,即是詩也;從絃是。

◆大唐之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唐作章。ARTX.CN

立齋按:大唐、大章、大巷,皆堯樂名,參註訂。

◆舜造南風之詩。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舜作虞。

立齋按:上稱堯,下稱舜,從舜是。ARTX.CN

◆太康敗德。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太作少。

立齋按:此據史記夏本紀:「帝太康失國。」作少非,少康乃誅澆者、夏后相之子也。

◆五子咸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怨作諷。

立齋按:「五子咸怨」,句本尚書五子之歌,諷字非,范注楊校均誤。

◆子夏監絢素之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監作鑒。

立齋按:監、鑒字通。監、察也,視也。覽本義為大盂,見說文,引申亦為視義,義屬後起,監字是,讀平聲。

◆可與言詩。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與作以,唐寫本詩下有矣字。

立齋按:與字本論語,以字非。

◆王澤殄竭。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殄作彌。

立齋按:尚書畢命:「餘風未殄。」殄、絕也,與下文輟字偶,楊校云「唐本作彌」非也,蓋行草之,往往近爾;是從非爾也,楊校誤識。

◆風人輟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輟作掇。

立齋按:從輟是。

◆以為賓榮。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為作成。

◆李陵班婕妤。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無妤字。

立齋按:婕妤、官名,古於官號多單稱,如右丞曰丞,丞相曰相,太宰曰宰,婕妤稱婕,唐寫本御覽並可從。

◆見疑於後代。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後作前。王校云:「疑讀作擬亦通。」

立齋按:疑、擬古通,惟此則從疑為是,緣上文莫見五言句義而致後文之疑也,王校非。

◆召南行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召並作邵。

立齋按:召字經典無作邵者,唐寫本及御覽並誤。

◆閱時取證。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證並作徵。

◆兩漢之作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兩上有故字,御覽上有固守。

立齋按:御覽固字是。

◆婉轉附物。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云:「唐寫本婉作宛。」

立齋按:唐寫本正作婉、非作宛也,王校誤識。

◆怊悵切情。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怊作惆。

◆清曲可味。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及御覽曲並作典。梅註云:「曲,作典。」

立齋按:從典是。

◆暨建安初。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初上有之字。

立齋按:王校於唐寫本此條脫。

◆五言騰踴。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踴並作踊,唐寫本踴作躍。ARTX.CN

立齋按:踴經傳皆作踊,詩邶風「踴躍用兵。」禮檀弓「辟踊,哀之至也。」從踊是。

◆唯取昭哲之能。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哲並作晰。

立齋按:從晰是。

◆唯稽旨清峻。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旨並作志。

立齋按:王校於唐寫本此條脫。

◆若乃應璩百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一作壹。

◆辭譎義貞。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貞作具。

立齋按:從貞為長。

◆張潘左陸。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作張左潘陸。

立齋按:時序才略諸篇皆作左潘。

◆嗤笑徇務之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嗤作羞。

◆或文以為妙。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析。

立齋按:從析是,為析之別體。

◆崇盛亡機之談。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唐寫本亡並作忘,王校從徐曰:「當作忘。」

立齋按:亡同忘,詩邶風:「心之憂矣,何維其亡。」古作忘,亡通無,皆一字也,無煩改從,王校非。

◆辭趣一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趣作輒。

◆莫與爭雄。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與作能。

◆挺拔而為俊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俊作。

立齋按:俊通,王校云:「唐寫本作」誤。

◆儷采百字之偶。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字作家,從偶為長。

◆清麗居宗。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上兩句皆有則字。

◆叔夜含其潤,茂先凝其清,景陽振其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含作合,御覽凝作擬。

立齋按:楊校引文鏡秘府與嘉靖本黃本並同當從。

◆鮮能通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作圓通。

◆忽之為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之並作以。

立齋按:從以是。

◆自出篇什。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自出」並作「出自」。

◆則明於圖讖。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明作萌,上有亦字。唐寫本同。

樂府第七
◆聲依永。
梅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凌本作詠。

◆既其上帝。

梅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既作暨。

立齋按:既、暨字通,但既、己也,暨與也;從暨是,楊校非。

◆有娀謠乎飛燕。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引玉海改乎從于。

立齋按:上下諸句皆從於,王改是。

◆殷氂思於西河。

梅本凌本黃本氂並作整。注云:「整元作氂。」御覽作整,唐寫本作釐。

立齋按:呂氏春秋元作殷整甲,河亶甲之名也,從整是。

◆音聲推移,亦不一概矣。

梅本凌本並同。唐寫本音作心。

◆及夫庶婦。

梅本及作匹。注云:「元作及,許改。」凌本黃本同。唐寫本作「及疋夫庶婦」。

立齋按:諸本及下脫匹字,許改及唐寫本是。

◆樂育被律。

梅本凌本黃本育並作盲。唐寫本育作胥。

立齋按:詩小雅「君子樂胥。」從胥是。

◆氣變金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石作竹。

立齋按:王校云、上言皇,唐寫本作竹非。

◆精之至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至作志。

立齋按:從至是。

◆叔孫定其容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與作典。

立齋按:容與出離騷,與鏗鏘為對文也。容典出漢書曹褒傳,但此從與為是。

◆紀其鏗鏘。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鑑並作鏗。

立齋按:作鏗是。

◆武帝崇禮。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禮作祀。

立齋按:王校不從祀是。

◆朱馬以騷體制歌。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立齋按:范注引朱改作枚非、漢書朱買臣傳言楚詞、帝甚悅之。朱字不誤。

◆河間薦雅而罕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薦作篇。

立齋按:唐寫本誤,從薦是。

◆詩效鹿鳴。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至宣帝雅詩,頗效鹿鳴。」

立齋按:唐寫本是。王校云:「頗效與稍廣為對文也。」

◆邇為元成。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邇作逮。ARTX.CN

立齋按:從逮是。

◆暨後郊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後下有漢字。

立齋按:唐寫本是。

◆惟雜雅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雜作新。

立齋按:從雜是。

◆志不出於滔蕩。

梅本凌本唐寫並同。黃本滔作淫。

立齋按:尚書湯誥「無即慆淫。」從慆是。ARTX.CN

◆聲節哀急。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哀作稍。ARTX.CN

立齋按:哀稍並通。

◆阮咸譏其離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聲作罄。

立齋按:從罄是。禮記明堂位:「垂垂和鐘,叔之離罄。」鄭注:「和離謂次序其聲懸也。」

◆和樂精妙。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樂下有之字。

◆晉風所以稱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遠作美。

◆季札觀辭。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據左傳改辭為樂。

立齋按:王改是。

◆怨志詄絕。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宛詩決絕」。

立齋按:范注本認應作宛志決絕,非是。論語:「詩可以怨。」此怨志所本。詄絕,前漢書禮樂志:「天門開詄蕩。」詄,逸出也。絕,離騷:「萎絕其何傷,」注:「絕、落也。」蓋詄絕狀其起落不定之勢,與婉孌乃對文也,唐寫本筆誤,范注不可從。

◆自此階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寫本階作偕。

立齋按:階字本詩●●:「誰生勵階。」唐寫本誤。

◆詩聲曰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詩作詠。

立齋按:漢書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從詠是。

◆李延年間於增損古辭。

梅本凌本黃本間並作閑。唐寫本間作閑,李作左。

立齋按:左延年善鄭聲,見魏志杜夔傳,從李非、間作閑是。

◆咸有佳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咸作亟。

◆斬伎鼓吹。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斬、俞羨長云,疑作軒,伎疑作歧。」唐寫本正作軒歧。

立齋按:斬伎為軒歧,形近致誤,軒轅歧伯也,見崔豹古今注及宋書樂志,黃注是,參註訂。

◆而並總人樂府。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並字。

立齋按:唐寫本是。

◆繆襲所致。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襲作朱,致作改。

立齋按:唐寫本誤,繆襲魏人,有鼓吹曲挽歌之作見魏志。又紀評云:「致富作制。」可從。

◆以標區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界下有也字。

詮賦第八
◆昔邵公稱公卿獻師,師箴賦。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師下注箴瞍二字,唐寫本無卿字,箴下有瞽字,與御覽同。

立齋按:國語周語:「師箴瞍賦矇誦。」韋注:「無眸子曰瞍,賦公卿列士所獻詩也」。從唐寫本是,瞽宜改瞍字。

◆劉向云。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劉上有故字,向下無云字。

立齋按:云字當存,因下句有稱字為對文。

◆結言韻。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短。

立齋按:即短字之別體,集韻與短同。

◆然賦也者,受命於詩人,招字於楚辭也。

梅本同。字下注云:「孫云疑是體憲。」凌本黃本招字作拓宇,唐寫本及御覽然下有則字,人下有而字,招字並作拓宇。

立齋按:頻延年宋郊祀歌:「開拓土宇。」李善注引漢虞詡曰:「先帝開拓土宇。」見李詳補注。從唐本是。

◆宋玉風鈞。

梅本凌本黃本鈞並作鉤。唐寫本鈞作均。

立齋按:宋玉有鉤賦,從鉤是。

◆遂客至以首引。

梅本遂下注云:「許云:當作述。」至字下注云:「當作主。」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至作主,首作守。

立齋按:漢志有客主賦十八篇,至為主之誤。首引者,即言序為賦之首引也。唐寫本守字誤。

◆極貌以窮文。

梅本凌本黃本極下有聲字。注云:「聲元脫,曹補。」唐寫本聲作形。ARTX.CN

立齋按:聲形並通,聲字為長,原道篇:「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形貌同旨。嘉靖本脫聲字,上言客主,下言聲貌,相對成文也。

◆順流而作。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順並作循。

立齋按:順循也,從唐寫本改從為是。

◆枚馬同其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同作播。御覽同作洞。

立齋按:同播洞皆通,播字為長。

◆皋翔己下。

梅本凌本黃本並作皋朔以下。注云:「朔元作翔,曹改。」唐寫本正作朔。

立齋按:朔字是,枚皋東方朔也。

◆夫京殿苑獵。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夫上並有若字。

立齋按:若字是。

◆履端於倡序。

梅本凌本唐寫本及御覽並同。黃本唱作倡。

立齋按:唱導也,與倡通。禮樂記「望倡而三嘆。」注「並與唱通。」楊校非。

◆辭以理篇。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辭並作亂。

立齋按:從亂是。

◆迭致文契。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作「寫送文勢」。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但文契文勢用同,皆與上理篇二字對稱也。寫送為六朝常語,迭致則為重複前言。結括全篇,如賦之亂,史之贊,皆同旨也,此蓋或為舍人原本異文,本為寫送,後又改為迭致,易繫辭迭用柔剛,迭用迭致等,若楊校以為迭致二字乃送勢之誤則非矣。

◆閔言稱亂。

梅本言作馬。注云:「元作焉朱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言作馬。

立齋按:唐寫本是。

◆殷人輯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輯作緝。

立齋按:輯、說文:「車和輯也。」詩大雅:「授几有緝御。」輯緝二字不相通,唐寫本誤,從輯是。

◆斯並鴻裁之寰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寰作環。

立齋按:寰,說文「天子封畿內縣也。」唐寫本誤。

◆鹿品雜類。

梅本鹿作庶。注云:「元作鹿曹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正作庶。

立齋按:庶品二字本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物品一也。」

◆觸興致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致作置。

◆斯又小制之區畛。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制作製。

立齋按:制製字通,說文同訓裁。

◆事數自環。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數作義,環作懷。

立齋按:懷為環之誤。自環者,迴環反覆,自設問答也。如荀子五賦皆此體,御覽非。

◆宋發巧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巧作夸,御覽巧作誇。

立齋按:夸誇字通,夸飾篇:「自宋玉景差,夸飾始盛。」夸字是。

◆致辨於情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理作衷。

◆明約以雅贍。

梅本凌本黃本約並作絢。注云:「明絢元作明約,朱依御覽改。」唐寫本正作明絢。

◆迅拔以宏富。

梅本凌本黃本拔並作發。唐寫本及御覽並作拔。

立齋按:從拔為長。

◆深瑋之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瑋並作偉。

立齋按:從偉是。

◆合飛動之勢。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合作含,唐寫本作含。

立齋按:從含為長。

◆凡比十家,並辭賦之流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流字並作英傑。

立齋按:王校云:「諸本英傑誤作流」而未及黃本,並未言據唐寫本校出,實為疏落。

◆發端必遒。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端作篇。

◆義以明雅。

梅本以作必。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必。王校云:「御云以當作必。」未言據唐寫本校出。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必是。

◆物以情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觀作睹。ARTX.CN

◆畫繪之著玄黃。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著作差。

立齋按:御覽非。

◆文雖新而有質。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新作雜,御覽質作實。

立齋按:從唐寫本雜是。

◆色雖糅而有本。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本一作儀。」唐寫本作義。

立齋按:本字是,對質而言,楊校從玉海引作儀非是。

◆遂使繁損枝。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損作折。

立齋按:折枝出孟子,然此指繁華過實,可以言損,未可以言折也。

◆無貴風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貴作實,御覽作貫。

立齋按:實貫皆形近而訛,從貴是。此言損枝害骨,既風軌之不重,而勸戒之旨亦失也。楊校云:按實字較勝者非是。

◆分歧異派。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異流分派。

◆滯必揚。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是。

◆言庸無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庸作曠。

立齋按:陸機文賦:「言曠者無隘。」從曠是。

◆辭翦美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稊稗。ARTX.CN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稊稗是,語見孟子。

頌贊第九
◆咸墨為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墨應作黑。」唐寫本作黑。

立齋按:黃注據呂氏春秋古樂篇為說,從黑是。楊校據御覽古樂志為證,不及呂氏,失其原也。校書宜據典籍之最初見於著錄者為是。

◆九韶。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韶作招。

立齋按:韶招古通。

◆自商以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商下有頌字,御覽引並同。

立齋按:頌字非,此言自商以下之文理允備,非專指頌而言,故下文刊舉風雅頌各體也。唐寫本頌字衍,王失校。

◆文理允備。

梅本黃本並同。凌本唐寫本理並作禮。

立齋按:從理是。

◆容告神明謂之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容上並有雅字。

立齋按:雅字屬上句之末。

◆風雅序人。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人下有故字。

立齋按:唐寫本誤,兩漢以下文體,下及六朝駢儷,上下相承之句,多略介詞及連詞,楊校非是。

◆魯人以公旦次編。

梅本人作國,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元脫曹補」。唐寫本及御覽俱無人國二字。

立齋按:曹補者;因下有商人句,補國字以為偶也。

◆非饗讌之常味也。

梅本饗讌作燕饗,味作詠,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常味作恒詠。

立齋按:左傳成十二年:「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注:「
享同饗,宴同燕。」從饗燕及詠字是。

◆晉興之稱原因。

梅本興作輿。注云:「元作興曹改。」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直言不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直不言詠」。ARTX.CN

立齋按:直言與下句短辭相偶,唐寫本筆倒誤。

◆並諜為誦。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誦作頌。

立齋按:諜牒喋互通。譜第為牒,多言為喋,此言並諜為誦者,言非直言不詠,短辭以諷者也。誦與頌同。王校改諜為謂,以意為之,失考殊非。

◆浸被乎人事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乎作於。ARTX.CN

◆情采芬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情采作辭采。

◆比類寓意。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寓意作屬興。

◆又覃及細物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又作乃,及下有乎字。

◆史岑之述僖后。ARTX.CN

梅本僖作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僖作燕。

立齋按:唐寫本誤,漢書作熹,曹改是。

◆或範坰那。

梅本坰作駉。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立齋按:駉魯頌篇名,與篇中在坰之坰,音同義殊,從駉是。

◆雖深淺不同。

梅本深淺作淺深,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深淺。

◆至於班傅之北征西逝。

梅本逝下注云:「疑作巡。」凌本同,黃本作巡,唐寫本逝作征。

◆豈不褒過而謬體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過作通。

立齋按:從過是。

◆馬融之廣成上林。

梅本上林下注云:「疑作東巡。」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立齋按,藝文類聚及典論論文,皆有上林之稱,此不必從馬融傳改也。

◆而不變旨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變作辨。

立齋按:變通辨,見莊子逍遙遊。

◆魏晉辨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辨作雜。

立齋按:唐寫本是。

◆原夫頌惟典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雅作懿,御覽同。

◆汪洋以樹義。

梅本義作儀,凌本黃本並作義。注云:「一作儀。」唐寫本作儀。

◆唯纖曲巧致。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御覽唯作雖。又唐寫本作纖巧曲致,王失校。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纖巧曲致為是,神思篇有文外曲致可證。

◆與情而變。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與並作興。

立齋按:從與為長。

◆大體所底。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底作宏,御覽底作弘。

立齋按:宏弘字通,通變篇:「宜宏大體。」作宏是。

◆讚者明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明也下有助也二字。唐寫本及御覽並有助也二字。

立齋按:讚皆宜作贊,下同,參註訂。助也宜從唐寫本補。

◆嗟嘆以助辭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也字,御覽也上有者字。

◆以倡拜為讚。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從顧校唱作言。

立齋按:漢置鴻臚,以唱名引拜於殿上以謁君為職,故云唱拜,王校從言非。

◆及遷史班固書,記贊褒貶。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及史班因書託讚褒貶。御覽作及史班書記,以讚褒貶。

立齋按:遷史班書者,言遷之史記,固之漢書也。記贊褒貶者,遷附太史公曰;固附贊文也,是此贊統二家而言也。然舍人之文,於節中是專論贊,而之體,實始於固,故唐寫本作史班固書,御覽作史班書記,亦具此義,惟下大有紀傳後評,亦同其名,是以字統言。若是嘉靖本作遷史固書,當不誤則從嘉靖本為是,楊校非。又唐寫本固誤作因。

◆頌體以論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以作而,辭下有也字,御覽以作而。

◆又紀傳侈評。

梅本侈作後。注云:「元作侈,朱從御覽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侈作後。

立齋按:從後是。

◆仲治流別。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治作洽,唐寫本同。

立齋按:洽治相混,若干寶之為干于也。

◆景純注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注下有爾字。

◆動植贊之。

梅本凌本唐寫本並同。黃本作動植必贊,御覽並作必贊。

◆義兼美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義作事,御覽義作讚。

◆然其為義。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及御覽然下有本字。

立齋按:唐寫本是。

◆促而不曠。

梅本凌本唐寫本並同。黃本曠作廣,御覽同。

立齋按:曠與廣通,前漢書五行志:「師出過時謂之廣。」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廣焉。」廣音曠,又見正字通。

◆昭灼以送文。

凌本黃本唐寫本昭作照。黃本文作義。梅本作昭灼以述義。

立齋按:集韻照或省作昭。詩魯頌:「其音昭昭。」釋文:「昭,之繞反。」是昭照同音相假也。楊校誤。

◆容體底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體作德。

◆縷影摛文,聲理有爛。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文聲並作聲文。又黃本影作彩。

◆年積愈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積作跡。

祝盟第十
◆祀遍群臣。
梅本凌本黃本臣並作神。注云:「神元作臣朱改。」唐寫本正作神。

立齋按:舜典「遍於群神。」楊校云:不必據今舜典改。非是。古人口授,神臣疊韻易混,循音而筆誤,從神是。

◆是生黍稷。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黍稷作稷黍。

立齋按:黍稷連詞見爾雅翼。韓非外儲篇:「夫黍者五穀之長也。」從黍稷是。

◆伊祈始蜡。

梅本祈作耆。注云:「元作祈柳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伊耆。

立齋按:周禮秋官,有伊耆氏。注:「古帝王號。」禮記郊特牲:「伊耆氏始為蜡。」唐寫本是,范注引顧校作祈非。

◆土及其宅。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及並作反。注云:「元作及許改。」唐寫本正作反。

◆愛在茲矣。

梅本愛作爰。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愛作曖。ARTX.CN

立齋按:愛為爰之形近致誤,從爰是。

◆四海俱有。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四上有與字。

◆以六事責躬。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責下有人字。

立齋按:唐寫本人字衍,王失校。

◆則雩禜之文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則作即。

◆掌六祝之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祀作祝。

立齋按:王校唐寫本,誤祝為祀。

又按:周禮春官有六祝之辭,從唐寫本作祝是。范注云:「孫云唐寫本作祀,今檢唐寫本明是祝字非祀也,與王校本同其失誤也。

◆夙興夜處。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處作寐。

立齋按:夙興夜處出儀禮士虞禮篇:「夙興夜處不寧。」夙興夜寐,出詩小雅,此宜從夜處,因附論廟之祝,本儀禮之文也,唐寫本以夜寐習見而改之者非也,王校是。但引儀禮之文,不以不寧斷句,是誤讀也。

◆言於附廟之祝。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附作祔,唐寫本亦作祔,祝作祀。

立齋按:從祔是。又按附祔古文均作,附祔皆後起字,見羅雪堂先生說。

◆所以寅虔於神祇。

梅本處作虔。注云:「許改。」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春秋己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春上有自字。

◆祝幣史辭。

梅本凌本黃本祀並作祝。唐寫本作祝弊。

立齋按:左傳昭十七年:「祝用幣,史用辭。」從祝是。

◆至於張老成室,致善於預哭之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於作如,成室作賀宮。

立齋按:王校本於宮室失校,從唐寫本作賀宮是。又按:唐寫本善作美當從。王校云:「禱字當作頌,舍人蓋誤記耳。」左傳善頌善禱,頌禱皆可從,無所謂誤記,王校非。

◆獲佑於筋骨之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佑作祐。

立齋按:佑祐古通,見集韻。楚詞天問:「驚女採薇鹿何祐。」注「祐一作佑。」

◆可謂祝辭之組纚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纚麗,下有者字。

立齋按:纚,說文:「冠織也。」離騷:「索胡繩之纚纚。」詩小雅:「紼纚為之。」纚字不誤,王校從麗非。

◆漢之群祀。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漢上有逮字,之作氏。

立齋按:王校云,以唐本作氏為確者非是,蓋氏指晉氏族業之興衰,此二字為指事類之相屬,之字為長。

◆肅其旨禮。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旨一作百。」唐寫本旨作百。

立齋按:唐寫本可從。

◆既總碩儒之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儀作義。

立齋按:義儀古通。漢書鄒陽傳,師古注曰:「義讀曰儀。」

◆侲子敺疾。

梅本敺疾作敺疫。注云:「元作歐疾王改。」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越巫之祝。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范注引孫云:「唐寫本祝作。」

立齋按:范注誤,草書之兄,上作兩橫點,范注未辨致誤,且凡列唐寫本均引孫云云,是未見唐寫本也,作者非。王校亦誤識作說益非也。

◆體失之漸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體作禮,唐寫本作體。

立齋按:從禮為長。

◆唯陳思誥裁以正義矣。

梅本誥下有咎字。注云:「元脫曹補。」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誥裁作詰咎。

立齋按:誥咎文見藝文類聚,序中有誥咎祈福句,不作詰,王校所引困學記聞作詰者非,從誥咎是,亦見曹子建集。

◆若乃禮之祭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祀作祝。

◆蓋引神而作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而作之,鈴木云閔本神作申。

立齋按:易繫上:「引而申之。」又申神古通。

◆然則策本書贈。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贈作賵。

立齋按:作賵是,見儀禮即夕禮:「書賵於方。」左傳襄二十九年:「楚人使公,公視襚。」杜注:「諸侯有使賵襚之體。」釋文云:「一本作贈。」

◆因哀而為文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而字。

◆頌體而儀。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作祝,唐寫本同。王校云儀疑作義。

立齋按:祝古通,體質而儀式也,從儀是,王校非。

◆太史所作之讚,因周之祝文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太史作太祝,作作讀,因作固。

立齋按:因從唐寫本作固是。

◆凡群言發華。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發作務。

立齋按:從發是,務與下句實務犯重,王校非。

◆而降神實務。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實務作務實,唐寫本同。

立齋按:作務實是。

◆班固之祀濛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祀作祠,濛作涿。

立齋按:嚴可均全漢文廿六輯得涿邪山祝文四句,及文選逐邪山祝文,皆作涿,從涿是,王氏於唐寫本此條失校。

◆奠祭之恭哀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奠祭作祭奠。

◆騂毛白馬。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毛作旄。

立齋按:毛旄古通,史記夏本紀:「羽旄齒華。」

◆以及要契。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以作弊,契作劫。

立齋按:下文道廢則汽始,與弊字應,舉曹毛之事,與劫字應,唐寫本是。

◆臧洪歃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歃辭作唾血。

立齋按:歃、說文歃血也,盟者以血口一旁曰歃血,史記平原君傳:「王當歃血而定從。」通作喢,後漢馮衍傳:「喢血昆陽。」古人無作唾血者,唐寫本誤。

◆氣截雲蜺。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氣作辭。

◆無補於晉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於字,晉漢作漢晉。

立齋按:古人於時序倒置,始例有二,皆見於離騷。一曰:「湯禹之祗敬」,一曰:「湯禹儼而求同」;所以然者,先舉近以及遠,亦行文之便而已。稱晉漢本離騷,兩從可也。

◆獎忠孝。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獎下有乎字。

◆故知信不由衷。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不由作由不。

立齋按:左傳桓二年:「信不由衷,質無益也。」唐寫本誤倒置,王失校。

◆共存亡,戮心力。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共字心字。

◆宜在殷鑒。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在作存。

立齋按:唐寫本是。

◆毖欽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欽明作唾血。

立齋按:唐寫本誤。

銘箴第十一
◆昔帝軒刻輿幾以弼違。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引作軒轅帝。
立齋按:黃帝或稱帝軒,見帝王世紀,王校語欠明。
◆大禹勒筍而招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筍作簨,御覽而作以。
立齋按:福記明堂位:「夏后氏之龍簨。」釋文:「簨作荀。」參註訂。

◆題必戒之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戒作誡。
立齋按:戒誡通,正韻、與戒同。

◆則先聖鑒戒。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先聖作列聖,先上無則字。

◆故銘者名也,觀器必也正名,審用省乎盛德。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故字、也字、正字,盛作慎。

立齋按:應作「觀器必也正名,審用貴乎慎德」。又按:楊校謂唐寫本觀器作親器。又云「凡唐寫本觀之字均作親字,」今檢唐寫本皆作觀字無作親者,楊於草書莫辨,乃有此失。

◆蓋臧武仲之論銘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武字。

立齋按:唐寫本以下脫「曰,天子令德,諸侯計功,大夫稱伐」,三句,共十三字,王楊二本均未校出。

◆夏鑄九牧之金鼎,用勒肅慎之楛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無鼎矢二字。

◆魏顆紀勳於景銘。
梅本凌本黃本銘並作鐘。唐寫本及御覽銘並作鍾。
立齋按:鐘鍾古通,國語晉語:「其勳銘於景鐘。」作鐘是。

◆孔悝表勒於衛鼎。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勒並作勤。
立齋按:禮記祭統有「其勤公家,及勤大命施於蒸彝鼎」之語,從勤是,王失校。

◆靈公有蒿里之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蒿作舊,御覽作奪里。
立齋按:莊子則陽篇:「靈公奪里。」御覽是。

◆吁可怪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吁作噫,矣作也。

◆趙靈勒跡於番禺。
梅本禺作吾。注云:「元作禺,楊改。」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秦銘刻傳於華山。
梅本傳作博。注云:「元作傳朱改。」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立齋按:從博是,參註訂。

◆吁可茂矣。
梅本茂作笑。注云:「元作茂曹改。」凌本黃本唐寫本及御覽並同。

立齋按:從笑是。

◆若班固燕然之勒。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若字,御覽若下有乃字。

◆張昶華陰之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昶作旭,范注云:「古文苑十八載此文,亦作張旭。」

◆序亦盛矣。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盛作成。

◆蔡邕銘思。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銘思作之銘。

◆獨冠古今。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作思燭古今。

◆僑公之箴。
梅本僑作橋,箴作銘,凌本同。黃本箴作鉞。唐寫本作橋公之鉞。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吐納典謨。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上有則字。

◆準矱戒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戒作武。
立齋按:從武是,本武王踄阼諸銘而為之也,參註訂。

◆而居博奕之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中並作下。

◆而在臼杵之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作杵臼。

◆張采劍閣。
梅本采作載。注云:「元作采謝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采並作載。

◆其才清采。
梅本凌黃本並同。唐寫本作清采其才。ARTX.CN

◆勒銘岷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勒銘作詔勒,御覽同。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諭箴石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者下有針也二字。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周之辛甲百官箴一篇,體義備焉。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作及周之辛甲,百官箴闕,唯虞箴一篇,體義備焉。」

立齋按:左襄四年,傳曰:「昔周辛甲之為大史也,命百官官鍼王闕,于虞人之箴曰....」即此文所本,當從唐寫本為是。

◆戰伐己來。
梅本凌本黃本伐作代。唐寫本作伐。
立齋按:伐宜作代,唐寫本誤。

◆箴文委絕。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委並作萎。

立齋按:從萎是,詩小雅:「無本不萎。」離騷:「雖萎絕其何傷兮。」

◆鄉尹州牧二十五篇。
唐寫本同,梅本凌本黃本卿上並有作字。

立齋按:王校云,唐寫本州上有九字,今檢唐寫本確作卿尹州牧,並無九字也,王校誤。

◆鞶鑑可徵。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可作有。

◆信所謂追清風於前古。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信字,所作可,御覽同。

◆溫嶠傅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傅並作侍。
立齋按:嶠獻侍臣賦,見本傳,從侍是。

◆引廣事雜。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廣一作多,雜一作寡。」唐寫本作「引多而事寡,」御覽作「引多事寡。」

◆義正體蕪。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正下有而字。

◆乃寘巾履。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履作屨。

◆憲章戒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戒並作武。
立齋按:從唐寫本戒作武是,憲章于武王之諸銘也。

◆名目雖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目作用。

◆故文質確切。
梅本確作确。注云:「元作確朱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亦作确。

◆所以箴銘異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異作寡,御覽作實。ARTX.CN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寡是,承上文蓋闕久論之意也。ARTX.CN

◆罕施代惟乘文君子宜酌其遠大焉。

梅本作罕施于代,惟秉文君子,宜酌其遠大焉。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罕施後代,唯秉文君子宜酌其遠大者焉。御覽焉作矣。

立齋按:梅本之于字為旁注,凌本黃本依改。唐寫本施下作後,焉上有者字,王失校。

◆銘實器表。
梅本器表作表器,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器表。
立齋按:唐寫本是,王校云,與德軌對文是也。

◆警言乎履。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警乎立履」。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必覈以辨。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注云:「覈元作覆。」

誄碑第十二
◆大夫之才。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引未本御覽大上有士字,才作材。
◆誄者累也。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無累也二字。
立齋按:御覽非,參銘鍼篇鍼者條。

◆其詳靡聞。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詳並作辭。
立齋按:王校未及唐寫本此條,從唐寫本作辭是。ARTX.CN

◆在萬乘則稱天以誄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在上並有其字。
立齋按:從唐本是。

◆逮尼父卒。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父下有之字,御覽逮作迨。

立齋按:逮同迨,見集韻。易繫辭:「水火相逮。」注:「相逮、及也。」詩臺南:「迨其今兮。」爾雅釋訓:「迨、及也。」二字音義皆同。

◆觀其憖遺之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切作辭,御覽同。

◆暨乎漢世。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乎並作於。
立齋按:王於唐寫本失校。

◆文實煩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煤作繁。

◆沙麓撮其要而摯疑成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摯作執,麓作鹿、御覽同。

◆安有累德述尊。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累作誄。

◆而他篇頗疏。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他作結。

◆而改盻千金哉。
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本盻作盼,王於唐寫本失校。
立齋按:盼顧也,從盼是。

◆傅毅所制。
梅本黃本並同。凌本唐寫本制作製。
立齋按:制製古通,以下如制製辭詞一類字不具列。

◆辨絜相參。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絜作潔。
立齋按:絜潔古通,廣韻、經典潔同絜。

◆觀序如傳辭靡律調。
梅本作「觀其序事如傳」。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嘉靖脫「其序事如」四字。

◆潘岳構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意作思。

◆易入新切。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云:「唐寫本及御覽切並作麗。」
立齋按:唐寫本與諸本同作切不作麗,王校誤。

◆能徵厥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徵作徽。
立齋按:從徽為長。

◆工在簡要。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工作貴。

◆陳思叨名。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叨作功。
立齋按:從叨是。

◆旨言自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旨作百,言下有而字。

◆若夫殷臣誄湯。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誄作詠,紀評云:「誄湯之說未聞。」

◆蓋詩人之則也。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無人字,之作文。

◆則觸類而長。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無則字。

◆雰霧杳算。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霧作霞。

◆始序致惑。
梅本凌本並同。注云:「謝云疑作感。」唐寫本及御覽惑並同感。
立齋按:從感是。

◆景而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效,景作影。
立齋按:從效是,景影古通。

◆彌取於功矣。

梅本功作工。注云:「元作功謝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功。王校引未本御覽功作切,活字本御覽作巧。

立齋按:從工為長。

◆選言錄行。
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本錄上有以字,御覽同。

◆曖乎若可觀。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曖作瞬。
立齋按:御覽非。

◆道其哀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道作述,御覽作送。
立齋按:從道為長。

◆悽焉如可傷。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如作其。

◆碑者埤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埤作裨。
立齋按:埤裨古通。

◆上古帝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皇作王。

◆始號封禪。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始作紀。
立齋按:從紀是。

◆樹石埤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埤作裨。

◆亦石碑之意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石作古,唐寫本無石字。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事正麗牲。
梅本正作止。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立齋按:從止是。

◆自後漢以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以並作已。

◆句無擇言。
梅本凌本唐寫本並同。黃本句作辭,御覽同。

◆周乎眾碑。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乎作胡,御覽同。
立齋按:從胡是,周勰胡廣也。

◆莫非清允。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非作不。

◆其綴采也。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采作辭。

◆自然而至。
梅本凌本黃本同。唐寫本及御覽至下並有矣字。

◆有慕伯喈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慕作摹。
立齋按:慕摹皆通,摹字為長。

◆志在碑誄。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作「志在於碑」。
立齋按:此節專論碑,唐寫本是。

◆添王卻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卻作郗。
立齋按:卻郁互通,無煩改從。

◆辭多枝雜。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雜作離。

◆最為辨裁。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裁下有矣字。

◆昭紀鴻懿。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昭作照。

◆此碑之制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制並作致。
立齋按:作制是。

◆事光於誄。
梅本光下注云:「當作先。」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光作先。
立齋按:作先是。

◆是以勒石讚勳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石作器,御覽同。

◆樹碑述己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已作亡。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亡是。

◆寫實追虛。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實作遠。ARTX.CN

◆銘德慕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慕作纂。

◆文采允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文采作光采。

◆頹影豈忒。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忒作戢。
立齋按:從忒為長。

哀弔第十三
◆賦憲之諡。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本注云:「孫云:『當作議德。』」
立齋按:賦憲二字,出汲周書,見紀評。
◆蓋下淚之悼。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下作不,唐寫本下淚作下流,御覽作下淚。
立齋按:短者曰哀,蓋指卑者而言,故從下流。

◆必施夭昏。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本注云:「元作天。」

立齋按:天為形近而訛,從夭是。左傳昭十九年子產曰:「寡君之二三臣於瘥夭昏。」舍人本此。

◆事均夭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橫並作枉。
立齋按:不得其死為夭,不順其理為橫,枉義與橫近,皆通。

◆暨漢武封禪。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無暨字。

◆霍侯暴亡。

梅本作霍子侯。注云:「元作光病,曹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侯並作嬗。

立齋按:嬗名,子侯字也。

◆帝傷而作詩。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帝作哀。

◆亦哀辭之類矣。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矣作也。

◆及後漢汝陽王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柔上並有降字。

立齋按:唐寫本可從,惟及字單用,篇中此例亦夥,不盡如楊校所云,及王校所改,如詮賦篇:「及靈均唱騷。」頌贊篇:「及三問橘頌。」又「及晉魏辨頌,」「及遷史固書,」「及景純注雅,」蓋不一而足也。

◆始變前戒。

梅本戒作代。注云:「元作戒謝改。」凌本同。黃本戒作式,黃本據梅本而梅本本作式而板刻有誤也。唐寫本正作式。

立齋按:作式是。

◆然履突鬼門。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云:「唐寫本及御覽履作復。」

立齋按:今按唐寫本履不作復,王校識誤,又御覽范注引孫校無此條。草書之復作汶,今唐寫本上具厂形,實履字也。

◆怪而不辭。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辭作式,唐寫本辭字空格。范注引孫云:唐寫本作式。御覽同。

立齋按:王校不及御覽,而孫云唐寫本作式者非也,從式是。

◆頗似歌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歌作哥,御覽謠作呤。

◆亦彷彿乎漢式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彷彿作髣,武作作式,御覽同。
立齋按:唐寫本式字誤,從武是。

◆至於蘇慎張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慎並作順。
立齋按:從順是。後漢蘇順著哀辭十六篇佚。

◆雖發其情華。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情作精,唐寫本及御覽無情字。
立齋按:情華精華皆可通,下與心實為對,唐本字脫。

◆而未極心實。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極下有其字,御覽心作其。
立齋按:兩句似應作:「雖發其精華,而未極其心實。」從唐寫本增其字是。

◆實踵其美。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踵作鐘。王校云:左傳昭二十八年:「無鐘美於是....」今據改。ARTX.CN

立齋按:上文言潘岳繼作,故下言實踵其美,踵字從繼字而來也,王校非,從踵是。

◆觀其慮善辭變。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善並作贍。
立齋按:從贍為長,贍玉篇周也。

◆莫之或繼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也字。

◆幼未成德。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德作性。

◆故譽止於察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於作乎,王失校。

◆故悼加乎膚色。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悼下有惜字,膚作容。

立齋按:譽止悼加,相對成辭,御覽惜字衍。

◆觀文而屬心則體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奢作夸。

◆奢體為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奢作夸。

◆言神至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神下有之字。

◆以至到為言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以上有亦字。

◆所以不吊。
梅本凌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及黃本,弔下有矣字。

◆國災民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民作人。

◆晉築虎臺。
梅本虎作虒,凌本黃本唐寫本及御覽並同。
立齋按:左傳昭二十八年:「亦賀虒社也。」從虒字是。

◆使蘇秦翻賀為弛。
梅本作史趙蘇奏。注云:「元脫孫補。」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立齋按:史趙見左傳昭八年傳。

◆虐民構敵。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作害民構怨。

◆或驕貴而殞身。
梅本凌本黃並同。唐寫本及御覽而作以。

◆或狷忿以乘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以作而,御覽忿作介。

◆或美才而兼累。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美才作行美。

立齋按:行美對有志,王校從行美是。

◆體同而事覈。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同作周。
立齋按:從周為長。

◆及平章覆切。
梅本平作卒,凌本同,黃本作平。注云:「一作卒。」唐寫本及御覽並作卒。
立齋按:下言斷而能悲,斷字即從卒章句而來,從卒是。

◆揚雄弔屈。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弔作序。

◆意深文略。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文略作反騷。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反騷是。

◆並敏於致語。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語作詰。

立齋按:王校唐寫本詰誤作詰。

◆胡阮之弔夷齋。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胡上衍故字。

◆褒而無聞。
梅本聞作文,凌本黃本並作聞。唐寫本聞作間。御覽聞作文。聞字非。

◆仲宣所制。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制並作製。

◆王子傷其隘。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引明鈔御覽隘作溢。

◆各志也。

梅本各下有其字,各其二字小字夾行,凌本黃本並作各志也,唐寫本作各其志也,御覽同。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序巧而文繁。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序作辭。ARTX.CN

◆而華辭未造。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鈴本云:「未為末字之訛。」
立齋按:鈴說是。

◆割褒貶。
梅本十作析,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剖,御覽作析割。

◆辭定所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辭之所哀」。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迷方告控。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告作失。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雜文第十四
◆辭盈乎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辭作辨。
立齋按:從辭是。
◆氣實使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之作文。
立齋按:從文是。

◆故曰新殊致。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新下有而字,王失校。

◆腴辭雲構。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作構。

立齋按:從構是,集韻搆音鉤,牽也。與從木者別為一字。楊校云,「搆乃構之別體」非是。

◆本麗風駭。
梅本本作夸,凌本黃本唐寫本及御覽並同。
立齋按:從夸是。

◆楊雄覃思文闊。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覃作淡。

立齋按:覃、深廣也。書孔安國序:「研精覃思。」唐寫本誤,參註訂。漢書揚雄傳:「校書天祿閣上。」紀評云:「作文閣。」又見李詳補注,當從。

◆及此三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凡三此文。」御覽無「凡三者」三字。
立齋按:唐寫本三此誤倒。

◆為連珠其辭雖小而明潤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重連珠二字。
立齋按:唐寫本連珠二字重為衍文,王失校。

◆文章之枝派。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派作流。

◆暇豫之末造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豫作預。
立齋按:預豫同,經典通作豫,王失校。

◆自對問以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以後」作「已下。」

◆效而廣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效作。
立齋按:效字是,見前說。

◆雜以詣謔。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謔作調。
立齋按:唐寫本誤。

◆吐典言之裁。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裁作式。

◆張衡應問。
梅本凌本唐寫本並同。黃本問作間。
立齋按:從問是。

◆景純客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景純作郭璞。
立齋按:景純、郭璞字也。

◆庾凱客咨。
梅本凱作敳。注云:「字子嵩,元作凱,欽改。」唐寫本凱作敳,咨作諮。
立齋按:從敳從諮是。

◆意榮而文粹。
梅本粹作悴,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正作悴。
立齋按:從悴是。

◆無所取裁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裁作才。

◆原茲文之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以作而。

◆時屯寄於情泰。
梅本於作乎,唐寫本同,凌本黃本並作於,與嘉靖本同。

◆此立本之大要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本作體。
立齋按:從體是,立體分見宗經書記等篇。

◆自七發以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以作已,王失校。

◆植義純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植作指,御覽作植。
立齋按:從植是。

◆壯語畋獵。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畋作田。

立齋按:田、畋古通,易曰:「田無禽。」疏:「田者獵也。」詩:「叔于田。」傳:「田、取禽也。」畋、說文平田也。書多方:「畋田。」又廣韻:「取禽獸也。」書王子之歌:「畋於有洛之表。」

◆甘意搖骨體。
梅本體下注云:「楊云當作髓。」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體作髓,御覽同。
立齋按:作髓是。

◆艷詞洞魂。
梅本凌本黃本洞並作動。唐寫本作洞,御覽同。
立齋按:王於唐本失校。動,洞皆通,從洞為長。

◆而終之以居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無而字。

◆先騁鄭衛之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作騁聲,無先衛二字。
立齋按:此節漢書司馬相如傳贊之語為句,猶騁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王校是。

◆曲終而奏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雅下衍樂字。ARTX.CN

◆唯七厲敘賢。
梅本唐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厲作例,王校云:「唐寫本無唯字。」
立齋按:厲字本論語:「聽其言也厲。」例字非,唐寫本元有唯字,王校誤。

◆里配捧心。
梅本配作醜。注云:「元作配謝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作醜字。

◆不關西施之嚬矣。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施作子,嚬作顰。
立齋按:嚬通顰,見正字通。又與矉通,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矉。」王失校。

◆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唯士衡思新文敏。」

◆裁章置句。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置作致。

◆豈慕珠仲四寸之璫乎。
梅本珠作朱,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仲作中,御覽璫作璠。

立齋按:列仙傳作朱仲。璫、耳珠也。見廣韻。璠、美玉也。見逸論語及左傳定五年注。此言四寸則非珠屬,當從御覽作璠是。

◆磊磊自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磊磊作落落。

◆故不曲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述下有也字。

◆學堅多飽。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多作才。
立齋按:從才是。

◆嘒若參昂。
梅本昂作昴,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嘒作彗。
立齋按:詩召南:「嘒彼小星。」傳:「嘒、微也,彗星名。」唐寫本誤。

◆慕嚬之心於焉祇攪。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慕嚬之徒,心焉祇攪。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諧隱第十五
◆諧讔讔。
梅本讔作隱,凌本黃本唐寫本並作隱。
立齋按:唐寫本自諧隱篇題以下缺。讔與隱通。呂氏春秋重言篇:「荊莊王立三年,不聽而好讔。」劉向新序:「齊宣王發隱書而讀之。」隱即讔。

◆蠶解鄙諺。
梅本解作懈,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解懈古通。呂覽恃君篇:「大解陵魚大人之居。」王校云「諸本懈作解誤,」非是。

◆昔齊宣王酣樂。
梅本宣作威。注云:「元作宣許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史記淜稽列傳載齊威王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許改是。

◆本體不雜。

梅本雜作雅,凌本黃本並同。注云:「雅作雜」。
立齋按:不雜則純,不得謂其流易弊矣,從雅是。

◆詆嫚媒弄。
梅本媒作媟,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媟是,漢書枚乘傳:「其子皋為賦好嫚戲,以致得媟貴幸。」

◆至魏大因俳說以著茂書。
梅本茂作笑。注云:「元作茂孫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據下文魏文陳思約而密之語,知大宜從文。據句內之俳說,所著必為笑書,知宜從笑矣。

◆雖抃推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疑誤。」

立齋按:忭猶今之鼓掌也,抃下疑脫笑字,下文有忭笑一詞可證。如云,雖抃笑推席,只供謔浪,本無益於時用也。推席者,推席而起歡喜之態,王校改推為衽者誤,以意作解也。

◆尤相效之。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相作而。注云:「一作相。」
立齋按:尤而效之,見左傳僖二十四年傳,相字非。

◆豈非溺者之妄茂。
梅本凌本黃本茂並作笑。注云:「元作茂,朱改。」
立齋按:呂氏春秋大樂篇:「溺者非不笑也。」朱改是。

◆昔還楊求極於誓師。
梅本凌本黃本楊並作社。注云:「元作揚,拯元作極。」
立齋按:從社。從拯是。

◆錄之歌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漢書藝文志、雜賦十二家,隱書居其末,歌末當作賦末,見李詳補注。

◆君子隱化為謎語。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君字下注云:「子嘲二字。」
立齋按:宜作君子嘲隱,化為謎語,語意始全。

◆纖巧以弄忠。
梅本凌本黃本忠並作思。注云:「元作忠,謝改。」
立齋按:思改是,忠不可弄也。

◆則髡袒而入室。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袒而疑作朔之。」
立齋按:髡袒本史記滑稽列傳中有羅襟盡解而言也。

史傳第十六
◆史載筆左右使之記已者。
梅本左右下有「史者使也,執筆左右」八字。注云:「八字元脫。」胡孝轅本補己作也,者字無,御覽黃本並同。凌本無左右二字。立齋按:左右衍,下補八字是。

◆左史記事者,右史記言者。
梅本左上有古字。注云:「元脫孫補。」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兩者字。
立齋按:御覽是。

◆言經則尚書,事經則春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二則字,下有也字。

◆商夏被於誥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改正作夏商。

立齋按:商夏本離騷之湯禹、說見前,王校改正為夏商非。

◆洎周命惟新。
黃本同。梅本凌本洎並作自,惟並作維。

立齋按:嘉靖本作洎,王校末見嘉靖本無煩據改。又惟維互通,六經中惟維唯三字互通,率作語辭,累見毛詩左傳論語均如此。又訓獨也。朱子云:「惟以心思也。唯從口應辭也,古皆通用。」又見韻會。楊校云、奏啟篇之「唯新日用」,時序篇、「武帝惟新」,二惟字當改作維。按據楊校則六經中可改者多矣,殊非。

◆紬三正以班曆。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曆作歷,楊校云:「曆說文所無,當作歷為是。」

立齋按:曆歷互通,古文作麻,北宋小字本說文日部:「麻象也,從日麻聲。」史記率作歷,五經中曆歷互見,楊校非。

◆天子閔王道之缺。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上有昔者二字,御覽同。黃本注云:「二字從御覽增。」御覽閔作。

立齋按:從御覽增者是,廣韻聰也,與閔別。正字通,閔互通者非,御覽作閔者非。

◆然睿旨子亡幽隱。
梅本亡字下注云:「二字衍。」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存亡二字,隱作秘。

◆於是就大師以正雅頌。

梅本凌本黃本大並作太。御覽作大,楊校云、按作大字是,論語八脩作大,范甯穀梁傳集解序、於是就大師而正雅頌,因魯史而脩春秋。舍人遣詞出此。

立齋按:大、太古通,經吏太率作大,如大極、大宰,論語大廟、大師皆讀如太也,楊校非是,蓋大皆讀作太也,王失校。

◆丘明同時。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時作恥。

◆轉受經旨以授其後。
梅本凌本黃本其並作於。御覽受作授。

立齋按:受承也,論語:「君子不可以不知而可大受也。」授、付也。詩鄭風:「還予授子之粲兮。」御覽非。

◆至縱橫之世。

梅本凌本黃本至上有及字。注云:「從御覽增。」

◆錄而弗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弗敘作不序。

◆故節簡而為名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節作即,御覽無而字。

◆爰及太史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太字。

◆子長繼至。
梅本凌本黃本至並作志。注云:「元作至胡改。」御覽正作志。
立齋按:志是字,言子長繼父志為書也。

◆甄序帝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銅活字本御覽勣作績,宋本御覽誤作續。」
立齋按:勣、玉篇功也,通作績。

◆十表以譜年爵。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本篇不言世家,恐有脫誤,當據班彪史記論,世家以總公侯,列傳以錄卿士。」立齋按:范注可從。

◆觀司馬遷之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司馬遷作史遷。
立齋按:從御覽是。

◆至於宗經矩聖之典。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矩作規。

◆遺親攘美之罪。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美作善。

◆並違經實。
梅本凌本黃本並作「違經失實,」無並字,注云:「元脫朱補。」

◆張衡同史。
梅本凌本黃本、同並作司。

立齋按:司字是。

◆而或同遷固。
梅本凌本黃本或並作惑。
之齋按:惑字是,此譏平子欲為元后立紀也。

◆何有於三后哉。
梅本凌本黃本三並作二。

立齋按:如三字是,似指呂后及元平二后,如二字是,似指元平二后;如三或作王字,則指元帝王后為是,若折衷而言,應從上文作二后為長也。

◆司馬彪之詳實。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司上有若字,注云:「自御覽補。」

◆記傳互出。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互作並。

◆或疏闊寡耍。
梅本凌本黃本御覽並同。

◆非妄至譽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無至字。

◆繫乎著作。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繫作繁,鈴木云:「繁當作繫。」
立齋按:繫、繁並通。

◆干寶述紀。
梅本凌本黃本干並作于。
立齋按:從晉書作干是。

◆以審正得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得作明。ARTX.CN

◆舉例發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引明鈔本御覽凡作目。

◆自史漢以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自字。

◆莫有準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有作不。

◆至鄧●晉紀。
梅本凌本黃本●並作璨。御覽同。
立齋按:從晉書作璨是。

◆又撮略漢魏。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從御覽改撮略為擺落。

立齋按:撮略舉其要,擺落刪其繁其,紀體條例,兩存其善,從撮略為長,略亦含擺落義也。

◆雖湘州典學。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州作川。

◆亦有心典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心下有放字。ARTX.CN

◆及交國立例。
梅本凌本黃本御覽交並作安。

立齋按:從安是。

◆必貫乎百姓。
梅本凌本黃本姓並作民。注云:「元作姓梅改。」

◆欲其詳悉於國體。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玉海體下有也字。」

◆然紀傳為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紀傳作傳紀。

◆編年綴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綴作經。

◆文非泛論。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泛作記。

◆總會之為難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會作合。

◆而數人分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而字。

◆則病於不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病作漏。

◆故張衡摘史班之舛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摘作擿。
立齋按:摘、擿通,說見前。

◆公羊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高作皋。

◆荀況稱錄遠略近。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況作悅。
立齋按:此撮用荀子非相篇之語意而變其詞耳,御覽非。

◆莫顧實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實理作理實。

◆欲詳其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跡作跡。
立齋按:跡跡通。

◆我書則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傳作博。

◆至於記編時同多詭。
梅本時下有一時字。注云:「元脫胡補。」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正有時字。

◆動勞之家。
梅本勞作榮,凌本黃本並同。

◆迍敗之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迍作屯。

◆雖令德而嗤,理欲吹霜噴霧,寒暑筆端。
梅本凌本黃本噴並作煦,御覽理作埋,無常字欲字。
立齋按:此數句應作「雖令德而常嗤,吹霜煦露,寒暑筆端,」理欲二字似衍。

◆此入同時之枉可嘆息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入作又,枉下有可為二字,御覽枉下有論字。
立齋按:從御覽是,嘉靖本入為又之訛,脫可為二字。

◆欲述遠則誣矯如彼。
梅本凌本黃本欲作故。注云:「元作欲朱改。」御覽欲作故。

◆記近則回邪如此。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記作略。
立齋按:從記是。

◆唯素心乎。
梅本凌本黃本心並作臣。注云:「元作心,今改謂左丘明也。」

立齋按:王校據紀評從素心者非是,蓋素心自有出處,然檢下文固尼父之句,則作素臣為是,此梅本注云所以稱左丘明也。

◆負海內之責。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諸本責作貴。

立齋按:從責是。王校非。

◆而贏是非之尤。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贏作嬴。
立齋按:梅本實作贏,不作嬴也,王校誤,作贏是。

諸子第十七
◆入道見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入玉海作述。」
立齋按:下文言篇述者,又「子自肇始,莫先於茲,」則玉海引作述者為有據矣。下又云,「述道言治」,尤可證,從述是。

◆昔風后力牧伊尹。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風后元脫,曹補。」

◆戰代所記者。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代作伐。
立齋按:戰代為文心常語,黃本誤,從代是。

◆子自肇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紀評云:「子自當作子之,則文從字順矣,然自字亦不失旨。」若從范注改為子目,似專論書故稱目,則失之膠柱乎,不可從。又按楊校引玉海作諸子肇始,但上文只舉鬻子一人,則又不可言諸矣,子自肇始,或子之肇始,皆為可從。

◆尸狡兼總於雜術。
梅本狡作佼。注云?「元作狡,柳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尸子名佼、魯人,見漢志,本篇兩引尸佼,從佼是。」ARTX.CN

◆逮漢成普思。
梅本凌本黃本普並作留。注云「留一作普。」

◆流鱗萃止。
梅本凌本黃本並作「九流鱗萃。」
立齋按:「九流鱗萃」,與上句「七略芬菲」為偶,梅本是。

◆言兼存。
梅本作讕。注云:「元作,朱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誣言相加謂之讕,或作●,從朱改是。

◆然繁辭雖積。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辭謝補。

◆踳駁者出規。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駁作駮。
立齋按:駁字是,下文踳駁之類也正同,王失校。

◆是以世疾諸混洞虛誕。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洞作同,范注云:「諸下脫子字。」王校云:「世疾諸子,混洞虛誕。」原本無子字,今據補。立齋按:諸下稱子字,范說是,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洞字是。

◆羿斃十日。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斃作弊。
立齋按:楚詞元作彃,別本作斃,黃本作弊非。

◆姮娥奔月。
梅本凌本黃本姮並作嫦,鈴木云:「玉海作嫦。」

立齋按:嫦娥之作恆娥,見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王母,恆娥竊以奔官,後以避漢文諱,易恆為常,見漢書地理志張晏注,則恆娥為嫦娥矣,姮娥說文皆無其字,蓋俗體也,姮音恆,見廣韻。

◆殷湯如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湯疑作易。」
立齋按:斃日奔月之說,皆據歸藏,則湯為易之誤,從易是。

◆轅藥之。
梅本凌本黃本轅並作轘。
立齋按:轅誤,車裂為轘也。

◆魏牟比之鴞鳥。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鴞鳥當作井。」

立齋按:黃注以莊子秋水篇為據是也,鴞鳥或為舍人之誤引,以史記魯仲連語歸之魏牟耳。楊校謂:「則魏牟之比公孫,亦乃爾云云」,是以意為之,非是。

◆鬼谷渺渺。
梅本凌本黃本渺渺並作眇眇。

立齋按:渺、眇音同。渺訓水長,眇訓深遠。莊子庚桑楚:「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與下文每環奧義旨合,從眇是,王失校。

◆而辭氣文之大略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無文字,梅本氣下有空格。
立齋按:嘉靖文字衍。

◆若夫陸賈典語。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據孫貽讓札迻,典語應作新語。
立齋按:典語非誤,下有新書字,故上稱典語。

◆呂氏鑒遠而體周,淮南泛採而文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楊校云:「泛採二字當乙,始能與鑒遠相對。」殊誤。

◆咸敘經典。
梅本凌本咸作或,黃本作咸,一作或。
立齋按:梅校從或是,餘篇不一其例。

◆體勢浸弱。
梅本凌本黃本浸並作漫。楊校云:「諸本多作浸。」樂府篇自雅聲浸微,亦其旁證。
立齋按:楊說可從。

◆難明于坦途。
梅本凌本黃本難並作雖,于並作乎。注云:「雖乎二字元作難于,朱改。」
立齋按:朱改是,此本莊子秋水篇,明乎坦途。

◆大夫處世。
梅本凌本大作丈,黃本作大。鈴木云:大當作丈。
立齋按:丈夫成人之稱,大夫仕者之稱,此言處世是泛舉,從丈夫是。

◆懷實挺秀。
梅本凌本黃本實並作寶。

立齋按:從實是,禮月令:「季春為民社麥實。」注謂「於食秀成」,蓋實秀相承為辭,舍人本此,未可拘於論語之懷寶也,楊校從寶非。

◆辨雕萬物。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當作辯。」
立齋按:楊校非,余說見前。

論說第十八
◆聖世彝訓曰經。
梅本凌本黃本,世並作哲。注云:「元作世,朱據玉海改。」
立齋按:朱改是。
◆倫理有無聖意不墜。

梅本凌本黃本有無並作無爽,聖字上有則字。注云:「無爽元作有無,聖上無則字,從御覽增御覽理作禮。」

立齋按:御覽禮字非,周禮冬官考工記:「折幹必倫。」注:「
順其理也。」理字不誤。

◆故仰其經目。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仰作抑。
立齋按:抑者不逕言經而名論語,故從抑是。

◆始盛玄論。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如作乃。

◆而研一理者。
梅本研下有精字。注云:「元脫朱補」。御覽有精字。
立齋按:朱補是,上言彌綸,下言研精,相對成文。

◆至石渠論藝。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至下有如字。

◆白虎通講聚述聖言通經綸家之正體也。

梅本作「白虎講聚述聖通經,論家之正體也。」御覽通講作講聚,下無聚言二字。梅本虎字與聖字下皆剜去一格,凌本黃本並同嘉靖本。

立齋按:宜從梅本及御覽應作「白虎講聚,述聖通經,論家之正體也」。又御覽正字作政為非。

◆嚴允三將。

梅本允作尤。注云:「元作允,朱改。」凌本黃本並同。覽允作左,王校引玉海引作尤。

立齋按:嚴尤三將論見漢書王莽傳,朱改是。

◆何晏之徒。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何上有而字。

◆始盛玄論。
梅本凌本及明鈔本御覽並同。黃本玄作元。
立齋按:凡清刊本玄皆作元,避清聖祖諱也。

◆詳觀蘭碩之才性。
梅本碩作石,凌本黃本並同。

◆仲宣之去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代作伐。
立齋按:御覽是,隋書經籍志、儒家去伐論三卷,王粲撰,見札迻。

◆鋒精密。
梅本凌本御覽並同。黃本作穎,王失校。

立齋按:黃本穎從禾是,從示穎之俗體也。詩大雅:「實穎實粟。」傳:「垂穎也。」

◆人倫之英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人字,倫作論,玉海同。

立齋按:人倫之英、是論人,論之英,是論文,本皆可通,緣下文言,「原夫論之為體,及是以論為析薪」,皆指論言而不及於人也,從御覽是。

◆至如李康運命。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如作乃。

◆陸機辨正。
梅本凌本黃本正並作亡。注云:「亡元作正謝改」。
立齋按:陸機辨亡論,言吳之所以亡也,見文選,從正誤。

◆然其美矣。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然下有亦字,御覽矣作哉。

◆次及宋代郭蒙。
梅本代作岱,蒙作象。注云:「岱元作代,象元作蒙,朱據舊本改。」
立齋按:代蒙皆因形近致訛,宋岱郭象並見晉書。

◆銳思於機神之區。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機作幾。

立齋按:徵聖篇妙極機神,嘉靖本亦作機,梅本注云:「機疑作幾。」按易繫上:「唯幾也,故能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幾神二字本此。又易繫下,傳云:「幾者動為微,告之先見者過。」易屯卦:「君子幾。」疏曰:「凡幾微者,從向有,其有未見,乃為幾也。」文言傳疏曰:「幾者,去無入有,有理而未形之時。」據此義,機神應作幾神也。楊校謂黃氏肊改為幾非是者,誠淺見之說,甚誤。

◆韻似排說。
梅本凌本黃本排並作俳。

立齋按:俳字是,韻為頗之形誤、哀弔篇、「卒章五言,頗似歌謠」,句相似,上言頗似,下言但談,當從改,楊校是。

◆才不持論寧如其已。

梅本凌本黃本並作「言不持正,論如其已」。注云:「言不持正以下,汪本作才不持論,事如其已。」

立齋按:才不持正者,才能如不持重守正,則不如其已也。「持論」見漢書東方朔贊,嘉靖本是。

◆窮有數追無形。
梅本凌本黃本並作「窮于有數,追于無形。」注云,:「兩于字從江本改。」

立齋按:此汪本據御覽改從,御覽元有兩于字也,黃本改是,別本御覽兩于字又並作及。

◆跡堅求通。
黃本凌本並同。梅本跡作鑽,御覽同。
立齋按:鑽堅見論語子罕篇,與下文鈞深為對,從鑽是。

◆辭忌枝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碎下有也字。

◆斯其要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據明鈔本御覽斯作期。
立齋按:從斯是。

◆論如析薪。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御覽如作辟。」

◆而檢跡如妄。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及御覽如並作知。
立齋按:從知是。

◆若秦君延之注堯典。

梅本延下注云:「楊云注疏作近君。」黃本君延作延君。注云:「延君元作君延楊改。」玉海引作秦延君。

立齋按:據漢書及桓譚新論作延君是。

◆差學章句。

本差作羞。注云:「元作差,朱改。」凌本黃本並同。玉海差作羞。

立齋按:從羞是。

◆若毛公之訓詩。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玉海引無四之字。

◆可謂式矣。

梅本謂作為,凌本黃本並同。玉海謂作為。

◆說者悅也。

梅本此句下有兌為口舌四字,凌本黃本並同。嘉靖本脫此四字。

◆言咨悅懌。

梅本凌本黃本言上並有故字。鈴本云:「咨疑作資。」

立齋按:咨嘆之詞,又與諮同。釋文、咨本亦作諮,諮、問也,言咨猶言語也,鈴本說非。

◆故舜驚讒說。

嘉靖本無此五字,梅本凌本黃本並有。

◆辨士雲踊。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踊當作湧。

立齋按:紀評作湧是,湧涌互通,洶湧澎湃,見司馬相如上林賦。說文湧騰也。踊、詩邶風:「踊躍用兵。」說文跳也。此言雲,當從紀評作湧是,楊校非。

◆樓護脣舌。

梅本凌本樓作婁,黃本作樓。

◆抵噓公卿之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本注云:「抵噓疑作抵戲。」楊校據鬼谷篇目,以為當為之誤。

立齋按:楊校非,上言頡頑者,行止上下萬乘之階也;下言抵噓者,言論吐納於公卿之席也。贊云,呼吸阻勸者,即為抵噓注腳。

◆敬通鮑卿。

梅本通字下有「之說」二字。注云:「元脫孫補。」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梅本是。

◆陰陽莫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貳當作忒,禮緇衣:「其儀不忒。」忒,釋文「忒本或作貳、」

立齋按:忒貳皆通,據釋文之說,何必改從,王校非是。

詔策第十九
◆皇帝御。
梅本同,凌本黃本作寓,御覽御作馭。

立齋按:同字,荀子賦篇:「充盈乎大。」注云:「與宇同。」籀文字作,從寓非。御馭互通,經典率作御。

◆淵嘿黼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黼作負。

立齋按:禮明當位:「天子負斧扆,南卿而立。」注:「負之言背也。」從御覽是,楊校非

◆唯詔策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唯上有其字。

◆其在三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代任王。

立齋按:戎字是,見班固典引蔡注,「戎事曰誓。」

◆誓以訓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戎作誡。

◆故授管錫胤。

梅本凌本並同。注云:「管疑作官。」黃本作官,胤作允。鈴本云:「允當作胤。」

立齋按:黃本避清諱改也。

◆並稱曰令命者使也。

梅本令作命,凌本黃本並作令,御覽令作命。

立齋按:據下文「改命曰制」,及「命有四品」,皆言命,從御覽是。

◆漢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儀則下疑衍一則字。」御覽作「漢初定儀,則有四品。」

立齋按:紀評云:「上則字作法程解,非衍文。」楊校以為立異者非也,御覽無則命二字,句義賅備可從。

◆戒州邦。

梅本凌本黃本並作「戒州部」。御覽邦作郡。

立齋按:飭互通,易噬嗑:「先王以明罰法。」惟有來音,訓皆同,誡也,又正韻:「天子制書曰。」

◆詔誥百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誥作告。

◆制施赦命。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赦命作令。

立齋按:從御覽是。

◆君子以制數度。

梅本凌本黃本數度並作度數。

立齋按:易節卦作「數度,議德行」,從數度是。

◆故兩漢詔誥。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誥作令。

◆詔體浮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新作雜。

立齋按:從御覽是。

◆文同訓典。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訓典作典訓。

◆觀戒淵雅。

梅本觀作勸。注云:「元作觀,謝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正作勸。

◆制誥嚴助。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黃丕烈云,誥當作詔。」

立齋按:王校是。

◆責博士陳遂。

梅本作賜太守陳遂。注云:「元作責博士,因考漢書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紀評云:「當作償博進為長,漢書原有此三字。」又孫貽讓札迻曰:「按疑當作責博于陳遂。」孫說為長,當從。

◆逮光武撥亂。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逮作及。

◆留意斯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斯文作辭采。

◆明帝崇學。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帝作章。

立齋按:從御覽是。

◆惟詔間初。

梅本惟作雅。注云:「元作惟,朱改。」御覽正作雅。

立齋按:從雅是。

◆安和政。

梅本入弛。鈴本云:「作和安政。」

◆衛凱禪誥。

梅本凱作覬。注云:「元作凱,孫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覬。

◆符命炳燿。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命作采。

立齋按:符命正緯篇一見。餘多作符采,王校據改從非是。

◆弗可加也。

梅本也作己,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弗作不。

◆自魏晉誥策。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誥策作策誥。

◆牙管斯任。ARTX.CN

梅本牙作互,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牙管作管于。

立齋按:互字是,共張華劉放而言。

◆施命發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命作令。

立齋按:從御覽是。

◆魏文帝下詔。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魏文以下」。

◆故中書。

梅本故下有「引入」二字。注云:「元脫朱按御覽補。」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引入中書」與史合。

◆自斯以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以作已。

◆體慮風流。

梅本慮作憲。注云:「元作慮朱改。」御覽正作憲。ARTX.CN

◆則氣含風雨之潤。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風作雲。

立齋按:御覽非,易繫上:「潤之以風雨。」

◆治戎燮伐。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治作啟。

◆則聲有洊雷之威。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據御覽有改為存。

◆周穆命鄧父受敕憲。

梅本鄧作郊。注云:「元作鄧,朱考穆天子傳改。」凌本黃本並同。

◆魏武稱作戒當指事而誥。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誥作語,御覽誥作語。

立齋按:從語是。

◆在三同極。

梅本同作罔。注云:「元作同,許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罔。

立齋按:楊校云:「同極」據晉語:「事之如一」之意者非是,罔極者,言君子師三者之恩,固罔極也。

◆漢高祖之敕太子。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祖字。

◆及馬援已下各貽眾戒。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己作以。

立齋按:楊校舉劉向誡子書,謂舍人小誤者非,以馬書傳世稱著而言。

◆足稱母師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也作矣。

◆教者效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效作傚。

立齋按:御覽非,傚俗體通效,說前見。

◆文教麗而罕於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罕下有施字。

立齋按:王校刪「於理」二字,指理為政理,故下言治體乘也。北海文麗而理乘,故敗也。王校云:「乃施誤為於辭,不可通,乃加理以足之」....云云,誠無此理也。以意刪之,而以意說之也,殊誤。

◆若諸葛孔明之詳約。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約作酌。

◆辭之善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及御覽辭作教。ARTX.CN

◆有命在天明為重也。

梅本作「有命自天,明命為重」,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梅本是。

◆師氏詔王為輕命。

黃本同。梅本王下有「明詔為輕」四字,凌本同。

立齋按:宜作「師氏詔王,明為輕也」。

◆兆民尹好。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尹當作式。」楊校云:「當作伊。」圖書集成一三七引正作伊。

立齋按:楊校可從。

檄移第二十
◆昔有虞始戒於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虞下有氏字。

立齋按:此句與下句六字為偶,御覽非。

◆周將交刃而誓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而字。

◆古有威讓之令令有文告之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明鈔本御覽該作儀,無令字,告作誥。

立齋按:據周語讓字不誤,下令字衍。

◆懼敵弗服。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弗作不。

◆劉獻公之所謂。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之字。

◆董之以師武者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師武作武師,御覽正作武師。

立齋按:御覽是,武師猶兵眾也。

◆齊桓征楚告菁茅之闕。

梅本告作誥,菁作苞,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菁。

立齋按:左傳作苞茅,穀梁作菁茅。

◆檄者皦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明鈔本御覽皦作皎。

立齋按:皦見詩王風:「有如皦日。」皎見詩陳風:「月出皎兮。」皦、皎字通,見玉篇。

◆宣露於外。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露作布,王校據御覽玉海補,蓋露報不封,播諸視聽者也。

◆龔行天罰。

梅本凌本黃本龔並作恭。

立齋按:恭龔古通。

◆諸侯御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御作禦。

◆亦且厲辭為武。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亦且作抑且。

◆衡風所繫。

梅本凌本黃本衡並作衝。繫並作擊。注云:「衝元作衡,繫元作繫。」

立齋按:楚辭河伯:「衝風起兮水橫波。」衝風與欃槍對:擊與掃對,從擊衝是。

◆懲其惡稔之時。

梅本凌本黃本主同。王校御覽懲作徵,范注引孫云懲作乘。

立齋按:懲徵互通,荀子正論篇:「惡且徵其來也。」又與征通,史記三王世家:「非教士不得從徵。」王校改懲為徵,非是。

◆搖姦宄之膽訂信慎之心。

梅本慎作順,凌本黃本並作慎。御覽姦宄作姦凶,慎作順。

立齋按:書舜典「寇賊姦宄汝作士」周禮秋官司刑注,「由內為姦,起外為宄,」從姦宄是。

◆有其三逆。

梅本有作布,凌本黃本御覽並同。

立齋按:從布是。

◆而辭切事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宋御覽辭作意。

◆陳琳之檄壯有骨鯁。

梅本檄下有豫州二字。注云:「豫州元脫。」御覽無豫州二字,有作於。

◆章密太甚。

梅本密作實,凌本黃本並作密。御覽密作實。

立齋按:章易垢卦:「品物咸章。」章、明也,章密者、猶揭其隱私也。密指其發兵摸金而言。章其不可告入密也,故云太甚,密字是,王校據改從,實非是。

◆發兵模金。

梅本模作摸,凌本黃本並同,王失校。

立齋按:模誤。

◆誣過其虛。

梅本虛作虐,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作虐是。

◆皦然露骨矣。

梅本露骨作露布。注云:「孫改,一本作暴露。」梅本凌本御覽並同。御覽無矣字。

◆敢指曹公之鋒幸哉免袁黨之戮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孫云,御覽無敢止二字。」紀評云:「指當作攖。」王校云:「御覽無此二句。」

立齋按:此二句當置「誣過其虐」之下然字之上,幸哉之哉衍文,王校非。

◆桓公檄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桓溫。

◆或述此休或敘彼苛虐。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或述休明,或敘否剝。」

立齋按:從御覽述此敘彼四字為長。

◆算強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算作驗。

◆凡此眾條。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宋本御覽條作作。

◆莫或違之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之字在莫字下。

◆無所取才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才當作材。」

立齋按:才材古通。

◆言約而事顯。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約作簡。

◆煩命資移。

梅本煩作順。注云:「元作煩,曹改。」凌本黃本御覽並同。命御覽作眾。

◆堅用符契。

梅本用作同,注云,「元作用,曜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同作明。

立齋按:下句亦有同字,以御覽作明是。

◆而體義大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義字無,同下有也字。

立齋按:應作「意則小異,而體乃大同」。

◆三驅馳剛。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剛疑作綱。」

立齋按:紀評是。

◆推壓鯨鯢。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推作惟。

立齋誥:推壓與下文抵落為偶,黃本誤。

◆移寶易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寶、王校引徐云,作風。黃本注云:「寶一作實。」

立齋按:王校從風字,若是「移風易俗」,與下「草偃風邁」,嫌重似非,而寶實二字又欠解,存疑為是。

封禪第二十一
◆綠圖。
梅本凌本黃本綠並作錄,紀評云:「錄當作綠。」

立齋按:正緯篇:「堯造綠圖,昌制丹書。」綠圖見河圖挺左輔,丹書見大戴記,范注謂紀說無考非是。

◆夷吾譎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本注云:「陳當作諫。」紀評云:「陳訓敷陳,不必改諫。」

立齋按:陳諫皆通,諫本詩大序,主文而譎諫。陳本書咸有一德,乃陳戒於德。

◆距以怪物。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閔本作拒。」

立齋按:距拒古通,荀子法行篇:「欲來者不距。」注云:「與拒同。」

◆銘號之祕祝。

梅本銘作名。注云:「元作銘,朱改。」祀作祝。注云:「元脫朱補。」紀評云:「銘字不誤。」

立齋按:銘說文,記誦也,故言「銘號。」紀云,銘字不誤,本此,朱改非。祕祀從祕祝是,古有祕祝之官,見史記孝文紀。周禮春官有大祝掌六祝之辭,祀為形誤。

◆天之壯觀。

梅本作「祀天之壯觀矣」,凌本黃本並同。

◆秦始皇銘岱。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作秦皇。

立齋按:明詩篇,秦皇滅典,與此同,始字衍。

◆請德銘勳。

梅本請作讄。注云:「元作請。」凌本黃本請並作誦。

立齋按:梅本作讄,音壘,說文禱也。王校誤從誦非。又讄今作誄。

◆文字張純。

梅本字作自。注云:「字元作自。」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上文,文自李斯,梅本改是。

◆敘離分。

梅本分作合。注云:「元脫許補。」凌本同,黃本分作離。注云:「元脫許補。」一本作合,黃本所據梅本或異。

立齋按:分為合之形近致訛,從合是。亂亦可通,蓋下言武功,上言離亂,有亂必勘,自相偶屬也。

◆骨掣靡密辭貫圓通。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制原作掣,義不可通,今改,且疑骨亦體之壞文。」

立齋按:掣,牽取也,靡密猶緻密,骨取其靡密,而辭貫其圓通,骨與辭,亦具表裏內外之意。掣字亦見爾雅,句本甚協,而王校率意,非是。

◆雅有懿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乎當作采。」

立齋按:從采是。

◆麗而不典。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麗當作靡。」

立齋按:典引序原作靡,楊校是。

◆風末力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風末當作風昧。」ARTX.CN

立齋按:范注改昧字甚誤,史記韓安國傳:「風末力衰也」之句,實舍人所本,出處甚明。參注訂,檄移篇注。

◆文理煩序。

梅本煩作順。注云:「曹改。」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按煩頗形近,故曹學佺改為頗,黃氏英聲,為舍人所本。

立齋按:今檢梅本曹改,明明為順字,黃本據之不誤。夫順者,序當以順為歸。爾雅釋古云:「舒業順敘也。」疏「順本不逆而有敘也,」敘通序,宜從順序為是,楊校謂黃本失據,失檢甚誤。

◆而日新其來者。

梅本來作采,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采是。

◆聲英克彪。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聲英二字當乙,始能與上逖聽句相對。」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蜚英聲,為舍人所本。

立齋按:楊校云,聲英二字當乙,實謬誤之甚,聲英出處甚明而贊文為四字韻文,若乙去二字尚可讀乎。

章表第二十二
◆伊尹書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誡作戒。

立齋按:戒誡古通,易繫上:「小懲而大誡。」

◆又作書以纘。

梅本纘下注云:「當作讚。」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纘。

立齋按:贊、囋、讚互通,纘,詩書皆作訓繼,御覽非。囋見荀子,讚則後起字,王失校。

◆言事於王。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及御覽王並作主。

立齋按:據「降及七國」句,則王字是。左傳昭廿八年:「成鮒對魏紓曰,主之舉也,近文德也矣。」大夫之臣稱其大夫亦可曰主也,主是泛稱,則此從王是。

◆漢定禮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明鈔本御覽作「漢初定儀」,另本定儀作定制。

立齋按:漢初定制,與上文秦初定制句重,則依王校從鈔本御覽非。蓋「漢定禮儀」,已見史記漢高命張蒼等定禮儀,則有明文也。

◆四曰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議上有駁字。

立齋按:議始見於易節卦:「君子以制度數議德行。」又周官:「議事以制。」駁議指議中之執異者而言,見蔡邕獨斷,是駁議屬於議之一體也。

◆奏以按劾。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按作案。

立齋按:按案互通,亦通作桉見正韻。

◆表以陳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請作情。

◆赤白曰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赤白作青赤。

立齋按:赤白日章,見考工記,楊校是。

◆表者標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標作摽。

立齋按:摽、拊心貌。詩邶風:「寤身有摽。」又說文:「擊也。」與標殊旨,於表無涉,御覽非。

◆謂德見儀。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見下有於字,與御覽同。

◆章表之目。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章表作表章。

◆經國之樞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之字,樞機作樞要。

◆而在職司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布在職司也。」

◆左雄奏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奏作表。

◆胡廣章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奏作表。

◆昔晉文受冊三從命。

梅本下有辭字。注云:「元脫朱補。」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冊作策。

◆曹公稱為表不止三讓。

御覽同,梅本止作必,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據曹本傳作「不止」是。

◆所以魏初表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表章作章表。

◆則未足美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美字。

◆至於文舉之薦彌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於作如。

◆志盡文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暢作壯。

◆則其標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標作摽。

立齋按:左哀十二年:「無不摽也。」又詩台南:「摽有梅。」擊落之義,御覽非。

◆應物掣巧。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掣作制、紀評云:「制字是」。

◆逮晉初筆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逮作迨。

◆則張華為儔。

梅本儔作。注云:「元作儔。」御覽儔作,曹學佺云:「儔字亦通。」

◆世珍鷦鷯莫顧章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此八字。

◆信美於往載。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載一作冊。」御覽作載。

立齋按:載,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注:「視群臣有功者,記載之。」從載是。

◆序志顯類。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顯作聯。

立齋按:書泰誓:「天類顯道,厥類惟張。」顯類二字本此,御覽非。

◆原夫章表文為用也。ARTX.CN

梅本文作之。注云:「元作文謝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文作之,無也字。

◆表以致禁。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禁作策。

◆以為本者也。

梅本以下有文字,凌本同。黃本以下有章字,注云:「元脫一作文。」御覽同。王校云:「梅本補章字,未可從。」

立齋按:此章並章表而言,循名課實,當以文為本,故下有雅義清文之言,從文是。今梅本以作文,注云,元脫,何來補章字乎,補字見於黃本,王校誤。

◆要而非略。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要作典。

立齋按:要字是,體要也,與略字對舉,典則旨不協。王失校。

◆表體多包。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包作苞。

◆情偽屬遷。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偽作位。

立齋按:從御覽是。

◆清文以馳其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馳作驅。

◆然懇愜者。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愜作惻。注云:「元作愜。」御覽正作惻。

立齋按:詩國風氓。鄭箋云:「言其懇惻誠。」舍人本此,從御覽是。

◆情為出使。

梅本凌本作「情為文屈」,黃本作「情為文使」,御覽作「情為文出。」

◆繁約得正。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上有一使字在一空格下,御覽上有「必使」二字。

立齋按:應從御覽增「必使」二字為是。ARTX.CN

◆一辭意也。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一作以。

◆麗以黼黻。

梅本以作於,凌本黃本並同。

奏啟第二十三。
◆昔唐虞之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唐虞作陶唐。

◆秦漢之輔。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之輔作附之。

◆劾僭謬。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僭作愆,御覽同。

立齋按:僭亂也,詩小雅:「以籥以僭。」又差也,書大誥:「
天命弗僭。」與愆音義皆同,不煩改從。

◆言敷于下,情近於上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言敷於下情,進乎上也」。

立齋按:言敷,本虞書:「敷奏以言為辭。」從御覽是。

◆秦始言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始下有皇宇。ARTX.CN

立齋按:秦始者,言秦始立奏也,不作始皇,御覽非。

◆事略而意逕。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逕作極。

立齋按:從御覽是。

◆政無膏潤。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政作故,王失校。

◆晁錯之兵卒。

梅本卒作事。註云:「元作卒,孫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卒作術。

立齋按:事術並通,從孫改是。

◆王吉之觀禮。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觀作勸。ARTX.CN

立齋按:漢書王吉本傳:「上書願與大臣及儒臣,述舊禮,明王制。」此則勸禮之旨,從御覽是。

◆谷永之諫仙。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諫作陳。

立齋按:從諫是。

◆辭亦通明。

梅本明作暢,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明作辨,鈴木云:「御覽作明。」

◆後漢群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賢作臣。

◆張衡指摘於史職。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職作讖。

立齋按:職讖並通,史職指論元后立傳事;識指論圖緯事,俱見漢書,楊校非。

◆黃觀教學。

梅本凌本並同。梅本注云:「魏志作王觀。」黃本黃作王,御覽作黃觀。

立齋按:從黃觀是,見李詳補注。

◆甌毅考課。

梅本甌作甄。注云:「元作甌,朱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正作甄。

立齋按:從甄是,見李詳補注。ARTX.CN

◆災屯流移。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作「世交屯移,」御覽同。

◆溫嶠懇切。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切作惻,御覽同。

◆若乃按劾之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按作案。

◆秦之御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之作有。

◆位在摯擊。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摯作鷙。

立齋按:摯與鷙通,曲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疏:「摯虎狼之屬」。又儒行:「鷙蟲攫搏。」疏:「蟲是鳥獸之名。」但獸摯從手,鳥鷙從鳥,不煩改從。

◆傅盛勁直。

梅本盛作咸。注云:「元作盛」。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逕直作果勁。

立齋按:從咸是,見晉書。

◆各其志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其作有。

◆然函人欲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御覽函誤甲。

◆惟新日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按論說篇有雖有日新語,今據改作雖。」

立齋按:惟新日用不誤,王以意改為雖非是。

◆勢必深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勢入剛峭」。

◆禮嫉無禮。

梅本凌本黃本嫉並作疾。

◆目以豕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豕作羊。

◆既其如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茲作此。

◆世人為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世人作近世。

◆次骨為戾。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次作刺。

立齋按:次骨者入於骨也,周禮宮伯:「八次八舍。」注:「在內為次。」史記酷吏傳:「外寬內深次骨。」御覽非。

◆復以善罵。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罵作詈。

◆然後踰垣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垣作牆。

◆捷徑者滅趾。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趾作跡。

◆話病為切哉。

梅本話作詬。注云:「元作話謝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切作巧。

◆總法家之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式作裁。

◆氣流墨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流作留。

◆直方之舉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耳作也。

◆取其義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取作蓋。

◆至魏國箋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箋作牋。

◆如云啟聞。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如作始,御覽同。

◆或謹密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作「或云謹啟」,御覽同。

立齋按:密啟見晉書山濤傳:「凡用人行政,皆先密啟,然後公奏。」舍人本此,楊校王校皆非。

◆必斂飭入規也。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飭作徹,御覽無歛徹以下八字,楊校云:「
御覽亦作徹。」

◆讜者偏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偏上疑有脫字。」范注云:「似當云讜者正偏也。」ARTX.CN

立齋按:鈴說是。疑脫無字,下言有偏者,為言以申其義也,故應作無偏為是。書洪範:「無黨無偏,王道蕩蕩。」下言有偏,正以無對,此舍人所本。范注作正偏,則不典,楊校是。

◆王道有偏乖乎蕩蕩其偏故曰讜言也。ARTX.CN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蕩下注云:「下有脫字。」王校引謝校蕩蕩下補矯正二字。

立齋按:謝補是。

◆孝成稱班伯之讜言貴直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言下增補一言字。

立齋按:讜言為一讀,貴直也為一讀,文本不誤,增一言為贅,王校非。

◆自漢置八儀。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據後漢書禮樂志改儀作能。

立齋按:周禮小司寇有八儀,儀為議之誤,參注訂。范注非,王校據范注亦改作能尤非。

◆還士便宜後代便宜。

梅本凌本黃本士並作上。注云;「按馮本無此四字。」

立齋按:從上是。

◆皂飭司直。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注云:「活字本飭作飾。」

立齋按:從飾是,皂飾,言司直之服也。

議對第二十四
◆周爰諮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諮作咨。

立齋按:諮與咨通,詩小雅:「周爰咨謀。」釋文咨本亦作諮。楊校云,咨已從口,無庸再加言旁,及王校改諮為咨均非。

◆宅揆之舉。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宅作百。

立齋按:舜典:「使宅百揆。」宅言所居之位,從宅是,楊校非。

◆舜疇五人。

梅本凌本人並作臣,黃本作人。注云:「一作臣。」御覽同。

◆魯桓務議。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務作預,御覽作預議。

立齋按:應作魯僖預議,事見魯僖、非魯桓也。參註訂。

◆而甘龍交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辨作辯。

立齋按:辨辯古通,說見辨騷篇,

◆迄今有漢。

梅本今作至,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至。

◆始立駁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駁作駮。ARTX.CN

立齋按:御覽作駮非,說已見前。

◆雜議不純。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雜字,王失校。

◆至如主父之駁挾弓。

梅本凌本黃本御覽並同。注云:「主父當作吾兵。」

立齋按:此因吾兵壽王與主父偃同傳,載漢六十四卷中,因而致誤,作吾兵是。

◆賈捐之陳於朱崖。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作「賈捐之之陳於朱崖」,御覽無二之字。

立齋按:御覽非,賈捐之為名,下之字與上下句法同,黃本是,朱當作珠。

◆劉歆之辨於祖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之字。

立齋按:御覽非。

◆程曉之駁校事。

梅本凌本黃本御覽並同。梅本注云:「程元作陳。」

◆秦秀定賈充之謐。

梅本梅本謐作諡,注云:「元作謐。」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諡。

立齋按:謐諡並非,應作諡。諡音示,說文行之跡也。謐,音蜜,說文靜語也。諡音益,說文笑貌也。

◆仲瑗博古。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瑗作遠,御覽瑗作援。

立齋按:,從劉寬碑文作瑗是,見洪適隸釋,王校非。

◆而銓貫以敘。

梅本以作有,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有是。

◆腴辭弗翦。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腴作諛,翦作剪,御覽作腴。

立齋按:紀評云:「諛當作腴」是,剪為翦之俗體。

◆亦各有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各有作有其。

◆採故實於前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宋本及活字本御覽「採故」作「顧事」,明鈔本作「采事。」

立齋按:顧事與採故實同旨而前者字句較潔練,但與下句觀通變句法則不協,是從採故實為長。

◆又郊祀必洞於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又作其。

◆戎事必練於兵。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必一作要。」御覽必作宜。

◆佃穀先曉於農。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及御覽佃並作田。

立齋按:田、佃、畋古通。又通甸、音同。詩齋風:「無田甫田。」注:「田謂耕治之也。」通作畋。

◆不以深隱為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深作環。

立齋按:從深是。

◆空騁其華。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王校本引諸本,空上有功字或乃字者,不可從。

◆亦為遊辭所理。

梅本理作埋,凌本黃本並同。黃本下有矣字,御覽遊作浮、理作埋。ARTX.CN

立齋按:易繫下:「誣善之人其辭遊。」從遊從埋是。

◆從文衣之媵者。

梅本凌本黃本並無者字。

◆楚珠鬻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宋本御覽作「楚鬻珠於鄭。」ARTX.CN

◆復在於茲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在作存。

◆古之造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之作者。

◆觀晁氏之對驗古今。

梅本凌本黃本驗上並有證字。鈴本校云:「玉海作驗古明今。」

立齋按:應從之對為句,證字是,與下文仲舒之對,公孫之對皆合。

◆及後漢魯平。

梅本平作丕。注云:「元作平,朱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丕是,後漢書有魯丕傳。

◆並明代之明範也。

梅本凌本黃本明代並作前代。

立齋按:從梅本是。

◆斷理必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本云:「綱疑作剛。」

立齋按:鈴說是,上言必剛,下言無懦,相對為文也。

◆洽體高秉。

梅本洽作治,凌本黃本

立齋按:從治是。

書記第二十五
◆總為尚書尚書之為體。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無二書字,皆作之字,御覽與嘉靖本同。

◆君子小人可見矣。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無可字,御覽同。

◆陳之簡牘。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陳作染。

立齋按:從染為長。

◆取象乎史。

梅本史作夬,凌本黃本乎作於,御覽作乎。

立齋按:從夬是,參註訂。

◆書介彌盛。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介作令。

立齋按:書介者,以書為紹介也。史記魯仲連傳:「勝請為紹介。」御覽非。

◆子家與趙宣以書。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與作弔。

立齋按:左傳文十七年:「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從與是。

◆巫臣之遺子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遺作責。

◆子服敬叔。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據禮記檀弓服改為叔字。

立齋按:范改是。

◆固知行人之挈辭。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固作故,挈作絜。

立齋按:挈通絜,又通契。史記作絜,漢書作挈,見張湯傳,楊校非。王校云,挈御覽誤絜,亦非。ARTX.CN

◆多被翰墨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矣字。

◆詭麗輻湊。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湊作輳,御覽作湊。

立齋按:湊通輳,史記張儀傳:「四通輻湊。」前漢書、叔孫通傳:「四方輻輳。」楊校非。又按說文車部無輳字。淮南王術訓「群臣輻輳,」凡四見。高注,若輻之湊轂,故曰輻輳。輳為後起字,因輻之連用,易水為車也,非俗體,楊說誤,王校亦非。

◆辭氣紛紜。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氣作旨。

◆東方朔之難公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難作謁,朔字無。

立齋按:謁字非,見李詳補註。

◆志氣槃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槃作盤。

立齋按:槃說文承盤也,或從金,或從皿,楊校非,王失校。

◆留意辭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辭翰作翰辭。

◆趙至贈離。

梅本贈作敘,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至作壹,敘作贈。

立齋按:趙書非贈別之言,乃敘離之作,王校據本傳改是。

◆迺少年之激切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激作昂。

◆尺牘之偏才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斯皆尺牘之文也。」

立齋按:此句與「少年之激切也」為對文,御覽非。

◆詳總書體,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總作諸。

◆言以散鬱陶。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言作所。

◆託風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託作詠。

立齋按:託字為長,託者寄意而非涵詠也。

◆故宜條暢以任氣優柔以懌懷。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條作滌。注云:「條暢作滌蕩。」又柔御覽作游,故作固。

立齋按:滌暢任氣,所以盡情,優游懌懷,所以適意,從御覽為長。

◆戰國以前。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戰上有自字,以作己。

◆其義美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其義美矣哉。」

◆而郡將奏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奏作奉,牋下有也字。

立齋按:御覽也字衍。

◆識表其情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及御覽並作表識。

◆黃香奏牋於江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奏作奉。

◆子桓弗論。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弗作不。

◆陸機自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理作敘。

◆牋之為善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為字。ARTX.CN

立齋按:牋之善者也,與文之美也,表之英也,見章表篇。辭之善也,見詔策篇等句法同,從御覽是。

◆清美以惠其才。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美作靡。

立齋按:美字是,詩齊風:「美自清矣。」清美本此。

◆則有方術占式。

梅本凌本黃本式並作試。

立齋按:從式是。

◆則有關剌解牒。

梅本凌本黃本牒並作諜。

立齋按:從牒是,參注訂。

◆故謂譜者普也。

梅本凌本並無「故謂」二字。

立齋按:以下分說諸類。故謂可刪。

◆九章積徵。

梅本凌本黃本徵並作微。

立齋按:從微是。

◆精觀書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精疑作登。」

立齋按:左僖五年:「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從登是。

◆五音以正音以正。

梅本刪下「音以正」三字,注云:「三字衍。」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三字刪是,以從梅本。壬校云黃本刪者是未見梅本也。

◆八刑克平。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刑作辟。

◆管仲下命。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命作令。

◆符者厚也。

梅本凌本黃本厚並作孚。注云:「孚元作厚,謝改。」御覽作孚。

立齋按:孚說文信也。詩大雅:「成王之孚。」注:「成王之信於天下也。」從謝改是。

◆易以書翰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易作代。

◆其遺風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歟作也。

◆負販記緡。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販作版。

立齋按:曲禮:「雖負販者,必有尊也。」從販是,王失校。

◆則券之楷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楷作諧。

立齋按:楷諧皆通。

◆關閉由審。

梅本由作當,凌本黃本並同。注云:「當亦作由。」

立齋按:當字是。

◆孫亶四聖相也。

梅本四作回。注云:「元作四,朱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朱改是,韓非子作公孫亶回,此省公字。

◆短簡編牒。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此四字,鈴本云:「御覽短簡四字在議字上。」

◆如葉在枝。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枝下有也字。

◆議政未定故短牒咨謀。

梅本凌本御覽議字上有「短簡為牒」四字,又政並作事,咨作諮。

◆謂之為籤。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為字。

◆籤者籤密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下籤字並作纖。

立齋按:從纖是,禹貢:「厥篚玄纖縞。」鄭注:「纖、細也。」纖細猶纖密也,又作孅。

◆禮貌本原。

梅本禮作體,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禮字非,行狀屬體也,從體是。

◆喪言亦不及交。

梅本凌本黃本交並作文。注云:「元作交。」

立齋按:表言不文,見情采篇,交字誤。

◆囊漏儲中。

梅本凌本黃本漏並作滿。注云:「滿汪本作漏。」

立齋按:漏字是,賈誼新書及宋書范泰傳,皆作漏,見黃氏札記。

◆觀此四條。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四疑作數。」范注云:「四條疑作六條。」楊校王校皆作眾。

立齋按:諸校皆非,篇中列舉總二十四條,疑四字不誤,或上脫廿字或念有二字,王校謂四本眾字壞文,錄者偶脫,但無脫半字之理,王說非,故應作念四,或念有二字。

神思第二十六
◆馴致以繹辭。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繹作懌,注云:「懌一作繹。」

立齋按:繹陳也,書君陳:「庶言同則繹。」傳:「眾言同則陳而布之。」禮射儀:「繹者各繹己之志也。」疏:「繹、陳也。」懌,說文悅也,書康誥:「則予一人以懌。」從繹是。

◆王充氣竭而思慮。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據群書通要改思為沈。

立齋按:王校是。

◆阮禹據案而制書。

梅本案下注云:「疑作鞍。」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馬上具草,宜作鞍是。

◆是以臨篇綴慮。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慮作翰。

◆理鬱者苦貧。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苦作始。

立齋按:苦字與下文傷字對文,從苦是。

◆然則博聞為饋貧之糧。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聞作見,注云:「見一作聞。」御覽作見。

◆拙辭或孕於巧義庸事或萌於新意。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於義意二字旁注有,「上為意,下為義。」

立齋按:梅擬改巧義、新義為新意也,蓋義無巧而意可新也,宜從改是,王失校。

◆雖云未費。

梅本作「未貴」,旁注有未費二字,凌本黃本並作未費。鈴木云:「張本作貴。」

立齋按:「從費是。」

◆伊摯不能言鼎輪扁不能語斤。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伊摯輪扁出莊子大宗師,楊校謂本於史通敘事篇者非。

◆心以理應。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汪本應作勝。」

立齋按:勝字重韻,從應是。

體性第二十七
◆並性情所爍。
梅本爍作鑠,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爍與鑠通,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為刃。」釋文:「義當作鑠。」史記張儀傳:「眾口鑠金。」說文銷也。

◆馥采典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疑典作曲。

立齋按:典文經典之文也;說文五帝之書也。書舜典:「經也典。」王校非。

◆經理玄宗者也。ARTX.CN

楊本凌本並同。黃本玄作元,楊校云:「按玄字是云云。」

立齋按:清版書玄皆作元,避聖祖諱也,楊校凡遇黃本作元者皆云云似不知清諱之誤。

◆繁縟者博喻釀采。

梅本凌本黃並同。王校云:「釀元作醲,今改。」

立齋按:釀猶其精也,下應煒燁一詞,諸本皆同,王氏以意擅改非。

◆仲宣躁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楊校改銳為競。

立齋按:左傳哀十一年:「子羽銳敏。」註:「銳精也。」又方言:「銚、銳亦猶躁銳也。」王校楊校均非。

◆故童子雕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孫氏本琢作瑑。」王校云:「作瑑不可據。」

立齋按:琢瑑互通,前漢書董仲舒傳:「良玉不瑑。」王校失檢不可從。

◆文體繁詭。

梅本凌本黃本體並作辭。王校云:「體性對言:所以敷篇體之旨,作辭者誤。」

立齋按:因才性異區,故文辭繁詭,從辭不誤,下句辭字應作體,膚根乃體而非辭也,王氏所謂敷篇體之旨,在此不在彼也。

◆辭為膚根。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膚根當作膚葉。」王校云:「當作肌膚,今據改。」

立齋按:辭為膚根,所以言體,志實骨髓,所以論性,表裏分述,無煩意改,范注王校皆非。

◆習亦凝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本凝下注云:「一作疑。」紀評云:「疑字是。」王校云:「莊子達生篇,乃疑於神,正作疑字,後人或作凝,或作擬,皆不知妄改。」

立齋按:疑凝古通,已見前說,「習亦疑真」者,據朱紫而言,疑紫成習以作朱也,紀評是。至如王氏所引莊子乃疑於神者,蓋不知此疑乃同凝也。王校未解莊、失檢誤從,實非。

風骨第二十八
◆則文風清焉。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清一作生。」

立齋按:駿爽則清,從清為長。

◆索課乏風。

梅本凌本黃本作「索莫乏氣。」注云:「莫元作課,楊改;氣元作風,楊改。」

立齋按:索莫者,蕭索寂寞也,莫通寞,風字連用犯重,作氣是。

◆乃其骨髓峻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峻作畯。ARTX.CN

立齋按:峻、說文高也,畯、說文農夫也,峻可通駿,不可通畯,黃本誤。

◆則云時有濟氣。

梅本凌本黃本濟並作齊。

立齋按:從齊是。

◆則云時有逸氣。

梅本凌本並同。王校云:「時字黃注本刪。」

立齋按:時字當有,沿上文句法,楊校膠柱原文,黃本元脫而王校曰刪,皆非。又按:古人之作,凡徵引前世典籍,固不若是之拘也,上自史記漢書,下至李善之注文選,其例固不勝枚舉也。

◆夫翬翟備色翾翥百步。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翾作翔,上有而字。

立齋按:小飛曰翾,回飛曰翔,義皆可通,但下文已有高翔句,則從翾為長。

◆鷹隼乏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乏作無。

◆唯藻耀而高翔。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唯作若,耀作曜。

立齋按:曜耀互通,耀為俗體,說見前。

立齋按:從齊是。

◆則云時有逸氣。

梅本凌本並同。王校云:「時字黃注本刪。」

立齋按:時字當有,沿上文句法,楊校膠柱原文,黃本元脫而王校曰刪,皆非。又按:古人之作,凡徵引前世典籍,固不若是之拘也,上自史記漢書,下至李善之注文選,其例固不勝枚舉也。

◆夫翬翟備色翾翥百步。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翾作翔,上有而字。

立齋按:小飛曰翾,回飛曰翔,義皆可通,但下文已有高翔句,則從翾為長。

◆鷹隼乏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乏作無。

◆唯藻耀而高翔。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唯作若,耀作曜。

立齋按:曜耀互通,耀為俗體,說見前。

立齋按:禮記聘義、鄭注:「特達謂以朝聘也。」正義:「行聘之時唯珪璋。」作聘是。

通變第二十九
◆綆短者御渴。
梅本凌本黃本御並作銜。

立齋按:御為銜之訛體,口含心感皆謂之銜。詩豳風,「勿士行枚。」箋云:「初無行陳銜枚之事。」又管子法篇:「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從銜是,王失校。

◆臭味晞陽而畢品矣。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晞作睎。鈴木云:「睎當作晞。」

立齋按:鈴說是。

◆志合文財。

梅本財作則。注云:「元作財,許無念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許改是,易有「天則」見乾卦,書有「王則」見無逸。則法也,文則,文之法也。

◆則文於唐時。

梅本則字旁注:「元無則字也。」凌本黃本並有則字。

◆魏之薦制。

梅本凌本薦並作篇。梅本篇字旁注一策字。注云:「元作薦,許無念改。」黃本薦作策。

立齋按:從篇為長,明詩篇江左篇制,楊校是。

◆夏歌雕墻。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玉海百六引雕作彫,與書五子之歌合。」

立齋按:雕彫古通,廣韻彫又作雕,楊校非。

◆確而論之。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確作榷。

立齋按:從黃本是。ARTX.CN

◆風味氣衰也。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味作末,黃本注云:「一作末。」

立齋按:從末是,史記韓安國傳:「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范注非。

◆故練青濯錦。

梅本錦作絳,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廣輿記,錦江一名汶江、織錦濯此則麗,似可從錦,但上文青生於藍、絳生於倩,此總上文而言,則從絳不誤矣,王失校。

◆因無端涯。

梅本因作固。注云:「元作因,按頌文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固是。

◆楊雄校獵。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校當作羽,獵當作賦。」

立齋按:從梅本改是。

◆日出東沼月生西陂。

梅本凌本並同。楊校云:「當依上林賦作入乎西陂。」

立齋按:日出月生,日初出於東,月始見於西也,故言東沼西陂,楊校非。

◆象扶桑於濛汜。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於應作與,見西京賦,王失校。

◆毛若長離之振翼。

梅本凌本黃本毛並作光。注云:「光元作毛,曹改。」

立齋按:從光是,與上采偶。

◆變則其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其下注云:「疑作可。」楊校云:「其應作甚。王校從吳校作堪。」

立齋按:從可從堪皆通,從甚則非。

◆乘機無法。

梅本法作跲,凌本黃本並作怯。注云:「一作跲。」王校云:張本作。

立齋按:法字誤,跲躓也,、行不進也,怯、多畏也,義皆可通也,從怯為長。

定勢第三十
◆澗曲文回。
梅本凌本黃本文並作湍。注云:「湍元作文,王性凝按本贊改。」

立齋按:王改是。

◆效驗命篇者。

梅本凌本黃本驗並作騷。注云:「騷元作驗,王改。」

立齋按:王改是。

◆斷辭辨約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斷一作斲。」

立齋按:斲字非,「斷辭則備」見徵聖篇。

◆類乏醞藉。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宜從諸本作籍」,王失校。

立齋按:藉音借,易大過「薦藉于物。」曲禮:「執物有其藉者則揚。」儀禮聘禮注:「藉謂繅也,繅所以蘊藉玉。」又狼藉、音與籍同、籍字始見左傳昭十五年傳,司晉之典籍,後人多藉籍相混,此作蘊藉是,音借不音籍,楊校誤。

◆切在詮別。

梅本凌本黃本切並作功。注云:「一作切,從御覽改。」

立齋按:從御覽是。

◆則準的乎雅頌。

梅本凌本黃本雅頌並作典雅。注云:「典雅一作雅頌,從御覽改。」

立齋按:頌字與上文章表奏議不合,從御覽是。

◆則師範於覈要。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師作軌。

立齋按:軌、左傳隱五年:「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軌謀法度也,範軌同旨,通變及才略二篇,用師範皆指師前賢而言,此從軌為長,御覽是,楊校非。

◆此循體而成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循作修。

立齋按:凡言勢者,皆自體而來,故言循言成。又本贊云:「形生勢成。」按形在體也,今言循與上隨字協,從循是。

◆或好離言辨白。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白應作句。」

立齋按:上言煩文則博採之,下言離言則辨白之,白猶辨別之,王校非。

◆文之體指實強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氏札記云:「文之體指實強弱句有誤,疑此句當作文之體指貴強,下衍弱字。」

立齋按:增貴衍弱,以就己說黃氏札記似非,當作「文之體指,虛實強弱,使其辭已盡而勢有餘也,」王校據徐引謝在杭云:「增一虛字為是」。

◆故文反正為之。

梅本凌本黃本之並作乏。注云:「乏元作之。」

立齋按:乏字是。

◆必顛倒文向。

梅本凌本黃本向並作句。注云:「句元作向,王改。」

立齋按:王改是。

◆狂轡學步。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狂作枉,楊校云:「據諧讔篇,未免枉轡句,宜作枉是。」

立齋按:諧讔用枉轡,從上句無益時用而來,有微詞也,此言學步狂轡,據下文力止壽陵可證也,狂字不誤,楊校非。

◆力止襄陵。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謝云襄當作壽。」范注引顧校作壽。ARTX.CN

立齋按:作壽是。

情采第三十一
◆木體實而華振。
梅本凌本黃本華並作花。

立齋按: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過歲而發花。」此花之始見也。又下與華字並用,而由魏晉以後,始有花字,後人承之,遂為古今字,但如繁華、浮華,蓋不用花,亦自然有別。

◆五情發而為辭章。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情疑作性。」

立齋按:形文承以五色,聲文承以五音,情文承以五性,故知五情應作五性,當改情為性為是。ARTX.CN

◆知君子嘗言未嘗質也。

梅本凌本黃本上嘗字並作常。

立齋按:上嘗字應作常字是。

◆艷采辯說。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據韓非子「艷乎辨說」、宜從改。

◆研味孝老。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孝作李。紀評云:「李當作孝。」

立齋按:上文有孝經重典,下文引老莊、故言研味孝老,作李非。

◆盻倩生於淑姿。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盻作盼。

立齋按:盻、恨視貌,音盻,從盼是。盼顧也,音攀去聲。見詩衛風碩人,此舍人所本,王失校。

◆心幾務。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據徵聖篇銳思於機句,當作機是。」

立齋按:書皋陶謨:「一日二日萬幾。」傳:「當戒懼萬事之微。」此幾務二字所本,蓋機者生發謂之機,見說文,楊校非。

◆將欲明理。

梅本理作經,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明經是據上文,故情者文之經,又文能宗經而言也,從經是,王校非。

◆設謨以位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謨下注云:「謝云當作模。」ARTX.CN

立齋按:從模是,說文法也。徐云:「以木為規模也。」張衡歸田賦:「陳三五之軌模。」上言位,下言置,故曰模曰地,從謨則失義。

◆蕣英徒豔。

梅本凌本黃本蕣並作舜。

立齋按:蕣、舜古通,蕣、花之易落者。又與瞬同義。

鎔裁第三十二
◆二意兩出。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二作一。

立齋按:作一是,二字誤,義不可通。

◆是以草創鳴筆。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鳴作鴻。紀評云:「當作鳴,該鳴筆之徒可證。」

立齋按:楊校王校並從鴻非,鴻筆常辭,鳴字下,先標三準句,義而辭活,紀評是。

◆獻贊節文。

梅本贊作替。注云:「元作贊,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獻替有興廢取舍之義,故曰節文,從替是。

◆條貫始序。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始作統。ARTX.CN

◆次討定句。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定作字。

立齋按:從字是。

◆適分所好。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適作隨,鈴木云:「諸本作適。」

立齋按:彥和善用適字,徵聖篇曰會適,明詩養氣等篇曰適分,與此正同,從適是。

◆辭殊而義顯。

梅本凌本黃本義並作意。注云:「意汪本作義。」鈴木云:「玉海嘉靖本王本岡本並作義。」

立齋按:從義為是。

◆張俊以為艾繁而不可刪。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俊下注云:「當作駿。」

立齋按:俊駿古通,史記屈原傳:「誹駿疑傑。」假駿為俊,俊字並通畯峻,此當依晉書作駿是。

◆乃情苦繁也。

梅本作芟。注云:「元作」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為支之誤,支古文作,又為希之或體,形近而訛,當作苦朽支繁,非苦於芟也,故為支之誤,而非必贊中之有芟繁,便從而易之也,楊王所校皆非。

聲律第三十三
◆聲含宮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閣本岡本含並作合。」

立齋按:上言本於人聲,故下言含,含本內發,合由外鑠,從含是。

◆聲非學器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學下注云:「當作效。」

立齋按:朱子曰「學之為言效也。」學效義同,無煩改從,楊校王校均非。

◆文章神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侃云:「文章下脫二字。」范注云:「文章下疑脫關鍵二字。」

立齋按:梅本楊氏句讀為、「文章神明,樞機吐納,律呂脣吻而已」,意自可協,無煩以意增改。

◆夫商徵響高宮羽聲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改商為徵,改羽為宮。

立齋按:此黃侃論之甚詳,宜作宮商響高,徵羽聲下。且古之所謂宮商,決非後世之謂平仄,分為四聲則可,便稱等於宮商則非矣,王校殊非。

◆摘文乖張。

梅本凌本黃本摘並作摛。

立齋按:摛風見宗經篇,摛文見詮賦篇,從摛是。

◆良由外聽難為聰也。

梅本凌本黃本外並作內。注云:「內元作外,王改。」范注云:「黃叔琳曰、由字下王捐仲本有「外聽易為口而」六字,按或是巧字。」

立齋按:從內是,范注補六字作巧可從,王校從力則非。

◆響有動靜。

梅本凌本黃本動靜並作雙疊,梅本注云:「雙疊二字元脫。」楊云「有字下諸本皆遺翕散二字。」謝云:「據下文當作雙疊二字。」王校引文鏡秘府論及玉海並作雙疊。

立齋按:動靜當作雙疊,梅本是。

◆疊韻雜句而必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據文鏡秘府改雜為離。

立齋按:雜字對上句隔字而言,隔離雜混也,此二句啟下文,異音相從,同聲相應之意也。蓋雙聲必母子相諧,疊韻必上下相承,而後無舛睽之病也。相諧相承,必雜混相合而後成聲也,且隔字睽字,亦具離義,王校從離殊非。

◆並轆轤交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引校文鏡秘府論四聲作鹿盧。

立齋按:鹿盧即轆轤,見西京賦,轆轤乃後起字。

◆其際會。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當作迕。」楊校引文鏡秘府亦作迕。

立齋按:迂迕皆協,迕字為長。

◆往蹇來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文鏡秘府論四聲作「往蹇來替」此語用易蹇卦六四爻辭,替字非是。

立齋按:往來二字本於蹇卦,而蹇替二字,則本於離騷:「余雖好修姱以羈鞿兮,蹇朝窣而夕替。」舍人本此,從替是,王校非。

◆其為疾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文鏡秘府疾作疹。

◆聲畫妍媸寄在吟詠吟詠滋味流於下句氣力窮於和韻。

梅本凌本黃本下吟詠二字無,有空格二,下作字,「以滋味流於字句」為讀。梅本注云:「字元作下,商孟和改。」又云:「孫云,氣力上當復有字句二字。」楊校云:「文鏡秘府引正作聲畫姘媸,滋味流於字句,氣力窮於和韻。」

立齋按:據諸說當作「聲畫姘媸,寄在吟詠、滋味流於下句,氣力窮於和韻,」下句與和韻為對也。

◆故餘聲易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文鏡秘府玉海故並作則。」王失校。

◆故遺響難契。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岡本遺作遣。」

立齋按:上句用易遣,此當作遺,岡本誤。

◆屬筆易巧選和至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引諸本云:「選上有而字。」

立齋按:舍人凡用而字,皆轉折相背,如本篇中用而字皆同此意,如「而每舛、」「而必睽、」「而尋右、」「而未備、」「而乖貳、」「而不壹」,別篇亦率如此,若此句易巧與至難,似增而字為是。

◆雖纖意曲變。

梅本意作毫,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纖意當作纖毫。」

立齋按:據上文揚、難契、易巧、至難,此應作毫,紀評是。

◆文賦亦稱知楚不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文賦原作「取足不易,」據黃氏所校,知楚字為涉上文而訛,宜從改。

◆勢若轉圓。

梅本圓作圜,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玉海作圓。」

立齋按:圜同圓,前漢梅福傳:「高祖從諫轉圜。」注:「與圓同。」此轉圜所本。又韻會:「古方圓之圓皆作圜。」今皆作圓。

◆疏識闊略。

梅本疏識作識疏,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汪本作疏識,宜從。疏識闊略,詞性始能相偶云云。」王校亦云:「疏識與闊略與對文。從汪本云云。」

立齋按:疏識與識疏一也,闊略所以狀疏識,無所謂相偶與對文耳。

◆若長風之過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注引王惟儉本有「流水之浮花,鄭人之買櫝」二句。楊校云:「二句皆以音喻,流水浮花,頗不相類,疑淺人所增。」

立齋按:楊校是。

◆東郭之吹竽耳。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東並作南。注云:「元作東、葉循父改。」

立齋按:東郭見韓子,南郭見莊子,東郭南郭皆可通。ARTX.CN

◆其可忘哉。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王本忘作忽。」ARTX.CN

立齋按:忘忽同旨。

章句第三十四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者為章積章而成篇。
梅本凌本黃本為並作成。

立齋按:曰生曰為曰成,含義各殊,從嘉靖本是。

◆句之清英。

梅本黃本並同。凌本清作青。

立齋按:釋名「清青也。」義可通而字異,從清是。

◆追勝前句之旨。

梅本勝作媵。注云:「元作勝謝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謝改是。媵,送也,附會篇有媵句憔悴之句,從媵為長。

◆若辭失其明。

梅本明作朋。注云:「元作明。」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梅改是。下句羈旅而無友,及飄寓而不安,皆承朋字而來,從朋是。

◆若夫筆句無常而字有條數。

梅本黃本並同。凌本條作常。鈴木云:「閔本條亦作常。」

立齋按:常字犯重,從條是。

◆而體之篇成於兩漢。

梅本凌本而作兩,下空二格,下兩字作西。黃本而下注云:「疑有脫字,」楊失校。范注謂疑當作二體之篇,二體指上六言七言,蓋六七言雜出詩騷,未有全篇用之者。

立齋按:篇中述二言曰肇,三言曰興,四言曰廣,五言曰見,六言七言曰雜出詩騷,至而□體之篇曰成,成總也全也,至兩漢而諸體備,故曰成也,然脫字應作五,不應為二,不然應為諸或眾字,於義可通,則梅本范注皆不可從,王校從梅范據改亦誤。

◆若乃改韻從調。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從疑作徙。」

立齋按:據下文兩韻輒易,則鈴木疑作徙可從。ARTX.CN

◆昔魏武論賦。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引顧云:「玉海賦作詩。」

立齋按:賦為六義之一,詩賦可通稱也。

◆而善於資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玉海資作貿。

立齋按:資,取也,亦通。

◆則脣吻告勞。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脣作唇。

立齋按:章表篇嘉靖本作「脣吻不滯」,唇從口,此又從月。集韻,唇音脣義同。又音真,警也。脣唇互通,其義以音別也。楊校云,當作脣,是未深考也。

◆字出於句外。

梅本凌本黃本並無於字。王校據謝云:「當作出於句外。」

立齋按:補於字殊贅,王校非。

◆尋兮字承句。

梅本承作成,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承字固通,凡語句餘聲,用兮承句,而指歸有未竟,氣韻有未結,不得言成也,從承為是。

◆乎哉矣也。

梅本黃本並同。凌本矣作已。鈴木云:「閔本作已。」王校云:「也字下從徐本補者字。」

立齋按:儷句之作,率如此,補者字非。

◆辭忌告朋。

梅本告作失。注云:「元作告謝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篇中有「辭失其朋,」則羈旅而無友,即贊語所本,從失是。

◆環情草調。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草下注云:「孫云當作節。」王校云:「按草字讀如詔策篇視草,神思篇草奏、練字篇草律之草,不煩改從。」

立齋按:王校是。後漢書陳寵傳:「蕭何草律」即草字所本。

◆離同合異。

梅本作離合同異,凌本黃本並同。

麗辭第三十五
◆皋陶贊文。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文作云。

立齋按:作云是。

◆則八句相銜。

梅本作「句句相銜,」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八指序卦之辭,如「受之以屯」,屯者盈也,上下共八句之謂也。句句者,與下文字字為偶,從句句為是。

◆率然對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本作「自然對耳,」未言所本,於率然二字只云,汪、余、張、馮諸本爾作耳,殊為失校。

立齋按:耳語止辭,爾、助語辭,世多通用,然於古無徵。古詩焦仲妻作諾諾復爾耳,蓋有別也。後世之爾作耳者,以其音同義近而筆省也,惟耳古又音仍,如耳孫是。

◆宋畫吳冶。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注云:「冶元作治。」朱云:「宋畫吳冶,語出淮南子。」

立齋按:朱改是。宋畫見莊子;吳冶見吳越春秋,又見淮南修務篇。

◆割毫析釐。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割作剖。注云:「剖一作割。」

立齋按:割剖一也,據西京賦,則作剖是。

◆長卿上林。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林下並有賦字。注云:「元脫補。」楊校云:「通變篇上林云,事類篇相如上林云,並無賦字。」

立齋按:楊校是。

◆微人之學。

梅本微作徵,旁注一擬字,注云:「元作擬。」學下注云:「當作譽。」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事對皆有所徵,從徵是。

◆並貴共心。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貴當作肩。」ARTX.CN

立齋按:紀評是。曰並肩,曰共心,指用事行文而言。范注以高祖光武皆帝王,宜作「並貴」非。

◆又以事對。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應作言對事對。又言對事對二句,當在止類而求二句之下,於文乃順。」

立齋按:從紀評是。

◆劉琨詩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注云:「言元在詩字上。」

立齋按:梅本是。

◆西狩涕孔丘。

梅本凌本黃本涕並作泣。楊校云:「四庫諸本並作涕。」

立齋按:說文泣,無聲出涕也。又涕,泣也,義同。王失校。

◆若兩事相配。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兩事當作兩言。」

立齋按:紀評仍以文論,但下言優劣,則以事分,故事字不誤。

◆踸踔而行也。

梅本踸作今,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東方朔七諫、陸機文賦,皆作踸踔。今字說文無,新附有踸字,當據改。」

立齋按:莊子秋水篇:「吾以一足●踔而行。」正韻云:「●同踸,音瀋綽。」楊校非。

◆精未兼裁。

梅本未作味,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味是。

比興第三十六
◆詩文弘奧。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弘作宏。鈴木云:「宏當作弘。」

立齋按:宏訓深大之屋也。古人閎宏通用。弘、弓聲也。易坤卦「含弘光大。」黃本作宏,避清諱也。

◆豈不以風通而賦同。

梅本通作異。凌本黃本並作通。注云:「一作異。」

立齋按:彥和體標比興而不及風賦者,以風通而賦同也。通作常解當不誤。梅本改作異者,以異同對顯隱也。

◆與則環譬以寄諷。

梅本凌本寄並作託。黃本寄作記。注云:「一作託。」

立齋按:從寄是。

◆比則畜慣以斥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畜當作蓄,音之誤也。」

立齋按:通志六書略:「蓄通作畜。畜有數音,昌六反音觸,喜郁反音緒。」後人取緒音常作蓄,楊校非。

◆蓋寫物以附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意疑當作理。」

立齋按:意指理之所歸。切事附意而後理得,故上文言附理,此言附意也,鈴校非。ARTX.CN

◆卷席以方志固。

梅本卷席作席卷,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上言澣衣,下言卷席,從卷席為是。

◆襄楚信纔。

梅本襄作衰,凌本同。黃本作楚襄。

立齋按:衰楚對下炎漢,從衰是。

◆詩刺道喪。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引譚云:「疑詩刺當作諷刺。」

立齋按:詩字承上依詩句而言。疑當作諷刺者,誤以興義與銷亡句相偶也。然此文宜四句一氣讀,均兩用故字,上言詩刺,下言此體,所以說明炎漢雖盛,而辭人夸毗也。范注非。

◆信舊章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信疑作倍,倍即背也。」王校云:「案舊章謂漢以來賦頌。信舊章矣,猶言由來久矣。」

立齋按:范注疑作倍者,因上有炎漢雖盛,而辭人夸毗。又興義銷亡,此體雜●,是反乎舊章也,故疑從倍,義自可通。但王校云云,指舊章為漢以來賦頌之體誤一。信舊章之信,解作誠然是舊章之是從,則與上諸句不協,誤二。再引詮賦篇信字句與此句法相同,則自炎漢雖盛,至舊章矣,概不可通,誤三。王校三誤,所謂引喻失義者也,不可從。

◆如慈父之愛子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注云:「本賦作畜字。」

立齋按:文選洞蕭賦本作畜字,畜始養也。此或旁注誤入始養之義,有愛存焉。

◆馬融賦云。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賦作長笛二字。

立齋按:上下皆具作者篇名,依例當改。

◆范蔡說之。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作范蔡之說也。

立齋按:黃本是。

◆璽抽緒。

梅本凌本黃本璽抽並作璽曳。注云:「元作璽抽,據本賦改。」

◆莫不纖綜比義。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纖疑作織。」

立齋按:楊子方言:「纖、小也,繒帛之細者謂之纖。」纖綜所以諷兩漢之賦,近於靡麗之謂,王校非。

◆季鷹雜詩云。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引顧校雜作春。ARTX.CN

立齋按:從春者,以其詩為詠春草也。然目為雜詩者,雜體中有寫春之句也,從雜是。

◆刻鶴類鶩。

梅本凌本黃本鶴並作鵠。注云:「鵠元作鶴,謝改。」

立齋按:謝改是。

夸飾第三十七
◆風格訓世。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引顧校及黃丕烈引馮本,格並作俗。

立齋按:風格承詩書雅言,風俗則失其指歸,從俗非。

◆孟軻所說。

梅本所作云,說連下讀,凌本同。黃本作孟軻所云,說連下讀。

立齋按:從梅本是。

◆鷦鷯俱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注云:「按本賦作焦明。」

◆驗理則理無不驗。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不驗當作可驗。」

立齋按:紀評是。

◆子雲校獵。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校當作羽,」楊校云:「諸本並作校,以通變篇出入日月,天與地沓二句而標為校獵證之,此亦當依諸本作校,始能前後一律。」

立齋按:校獵見司馬長卿上林賦:「天子校獵。」又楊子雲羽獵賦序:「故聊因校獵,賦以風之。」此校獵二字所本。且以羽獵兩見,故此用校也。所以別下句張衡羽獵也,非如楊校所云,更與出入日月二句無關。而校獵區區一辭非羽即校,皆有所本,又何必前後一律乎。王右軍蘭亭序之字不同,歐陽永叔醉翁亭記,也字連篇,前後一律與否皆成妙品,又何拘乎。楊校非。ARTX.CN

◆欒彼洛神既非魑魅;惟此水怪,亦非魑魅。

梅本凌本黃本欒並作孌。魑魅並作罔兩。怪並作師。楊校引諸本並作怪。

立齋按:梅本作罔兩是。因魑魅犯重。怪作師非。說文「怪、異也。」妖怪之怪本作傀,傀音同怪,世俗沿用怪而傀疏。梅本師字旁並墨注怪字,當為楊氏之筆,作怪是。又欒作孌是。詩曹風「婉兮孌兮。」

◆此欲夸其威而其事義睽刺也。

梅本凌本黃本其上並有飾字。注云:「元脫,下有闕字。」

立齋按:梅本補飾字是。

◆騰躑而羞跼步。

梅本凌本黃本躑並作擲。楊校云:「諸本並作躑。按躑為蹢之後起字,擲又躑字俗體。」

立齋按:躑古文作蹄,近作躑。說文無躑字,始見於荀子禮論篇。釋文蹢又作躑。擲、躑古通,非俗體,楊氏說誤。

事類第三十八
◆陳正典之訓。
梅本凌本黃本正並作政。黃本注云:「案馮本顧校政作正。」

立齋按:政、正古通。詩小雅:「今茲之正。」王校非。

◆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

梅本旁注行字下有「以畜其德此」五字,凌本黃本俱無。

立齋按:當從梅本補,王失校。

◆及楊雄六官箴。

梅本六作百。注云:「元作六。」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楊雄百官箴,為未竟之作,故只有廿五箴,胡廣補之。作百者用其成數。曰六者,指六官之制而言也。范注謂百官箴起自胡廣者非。

◆相如上林撮引李斯之書。

梅本林下旁注一賦字,書旁注一旨字。凌本黃本並同嘉靖本。

立齋按:梅補是。王失校。

◆華實布護。

梅本護作濩,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布濩流衍之意,作護者誤。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作大濩,護與濩音同而不相通,通者皆俗訛也。楊注非。

◆夫薑桂同地。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同作因。

立齋按:御覽是。

◆文章由學。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由作沿。

◆能在天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資作才。

◆才自內發。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才上有故字。

◆有飽學而才餒者,有才富而學貧者。

梅本無兩者字,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者字衍。

◆此內外之殊分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分作方,楊校宋本御覽作分。

立齋按:因才自內發,學以外成,故內外殊分也。

◆屬意立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立作于。

立齋按:禮冠義:「而後禮義立。」立成也。屬意成文,較于字為長。又文與言同。左傳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其次立言。」立文猶立言也,從立是。ARTX.CN

◆才為盟主,學為輔佐,主佐合德。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主佐二字,德作得。

立齋按:德得古通。合德言主與佐合也。御覽非,王失校。

◆載藉浩汗。

梅本汗作瀚,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司馬相如上林賦:「采色浩汗。」字又作瀚,見淮南俶真篇。浩浩瀚瀚,是汗瀚古通也。楊注云,汗瀚音同得通,不言所據。

◆必裂膏腴。

梅本凌本黃本裂並作列。注云:「汪本作裂。」ARTX.CN

立齋按:史記項羽本紀:「分列天下。」盧綰傳:「故得列地。」漢書作「咸得裂地。」列、裂古通。又說文段注,裂、殘也。古作裂、通作列。楊校云,是二字誼並得通,前以音同得通,此以義得通,皆妄說也。

◆雞蹠必數千而飽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數千似當作數十。」

立齋按:血流可以漂杵,一食何妨千蹠,皆在夸飾之列,況呂氏之作可徵乎。范注非。

◆捃理須覈。

梅本理作摭,旁注一理字,凌本同。黃本理字下注云:「一作摭。」

立齋按:綜學、取事、校練、捃理、四句一貫,故下言眾美,指此四事也,從理是。

◆眾美輻湊。

梅本凌本黃本湊並作輳。

立齋按:湊輳古通,說見前。

◆表裏發輝。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輝作揮。

立齋按:從揮是,說見前。

◆劉邵趙都賦客云。

梅本都下空一格,旁注一客字。凌本黃本並作趙都賦云。

◆置於閒。

梅本凌本黃本閒下並有散字。

立齋按:嘉靖本脫散字。

◆乃相如接人。

梅本同,旁注推之二字。注云:「疑當作推之二字。」紀評云:「接人二字疑或增入之訛。」

立齋按:梅本疑作推之者,據下文推三成萬而言也。紀評疑作增入者,據上文唱和千萬人而言也,俱通可以,姑兩存之。

◆曹仁之謬高唐。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文選為曹洪與文帝書,改仁為洪」。

立齋按:范注是。

◆引事為謬。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為字旁墨注一實字。

◆文梓並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引顧校採作采。

立齋按:從采是。

練字第三十九
◆周禮保章氏掌教六書。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無章字。

立齋按:周禮、保氏:「掌諫五惡,而養國之道,乃教之六藝、五曰六書。」本無章字,此衍文也。

◆漢初章律。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章作草。

立齋按:蕭何草律見漢志。黃本是。

◆宣成二帝。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漢自孝宣至孝平,頗重小學,張敞楊雄諸作皆在此時。歷孝宣、元、成、平諸帝,作輟不一。漢志所載,未必為全。而本文所指,概言其略,故曰宣成。楊校疑成為平之誤,膠柱之見也,非是。

◆鳴筆之徙。

梅本凌本黃本鳴作鴻。注云:「鴻元作鳴,朱改。」

立齋按:鳴鳩之善鳴者也,鳴筆言文之善者也。假筆墨以出之故曰鳴筆。韓退之曾本之為文,是徵鳴字之用較鴻為長,朱改非是。

◆孔徒之所慕。

梅本凌本黃本慕作纂。注云:「纂元作慕,許改。」

立齋按:許改是。

◆雅以淵源誥訓。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誥作詁。

立齋按:黃本是。

◆諷頌則續在宮商。

梅本凌本黃本續並作績。

立齋按:從績是。

◆必須練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徐校云,練當作揀。」

立齋按:練字不誤。前漢禮樂志:「練時日。」練者選也。王校非。

◆三權重幽。

梅本幽作出。注云:「元作幽,欽愚公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出是。

◆曹攄詩稱。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攄作據。

立齋按:曹攄、晉人,字顏遠。作據非。

◆鉏銛為瑕。

梅本鉏銛作齟齬。注云:「元作鉏銛,朱改。」

立齋按:朱改是。齬又從金。

◆詩驗通會。

梅本驗作騷,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梅改是。

◆黯默而篇闇。

梅本默作黕。注云:「元作默朱改。」凌本黃本並作黮。

立齋按:從黮是。參注訂。又按黮與黕,皆音膽,義同,字可互通。

◆雖文不必有而體例不無。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體例不無似當作而體非不有。」ARTX.CN

立齋按:范意以非字偶上不字,而不知上句必有,而下句不有,有字犯重,而音節不勁。上言不有,下對不無,句法協律,范注殊非。

◆於穆不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孫貽讓扎迻云:「祀當作似。」

立齋按:祀似音近易混,遂訛為祀,宜從孫改。

◆三豕渡河。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按河下當有者字。」ARTX.CN

立齋按:者字若上刪,則下可增,下增則上自可存矣。

◆己用淮雨,固知愛哥之心,古今一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顧校補淮雨下、元長作序,亦用別雨二句。」

立齋按:宜從顧校增入二句為是,此據慮文弨文心雕龍輯注書後所引吳本而言。

◆字靡異流。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氏扎記云:「異當作易。」

立齋按:從易是。據下難字為偶,於義亦通。

隱秀第四十
◆是以文之英蕤。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吟窗雜錄英作精。

◆義生文外。

梅本凌本黃本生並作主。紀評云:「生字是。」

立齋按:文內以意為主,闡發引申,則屬之文外則義見,故從生也。紀評是。ARTX.CN

◆祕響傍通。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傍作旁。

立齋按:秘正字通:「俗從禾作秘訛。」又按、傍字見詩小雅:「王事傍傍。」集韻並通旁,亦近也、宜作旁。易乾卦旁通情也、為舍人所本。王失校。

◆譬爻象之變玄體。

梅本凌本黃本玄並作互。注云:「互元作玄,元改。」左氏杜注:「六爻皆有變體;又有互體,聖人隨其義而論之。」

立齋按:玄互形近易訛,作互是。下文贊曰:「辭生互體,有似變爻。」足證。

◆涼風動秋草。

梅本凌本敘風作敘飆。黃本敘作朔。鈴木云:「王本同。」梅本閔本作敘飆。

立齋按:敘、朔、敘飆皆通。朔風見曹子建詩、敘風見禮記月令。

◆非研慮之所果也。

梅本凌本黃本果並作求。注云:「求之作果,謝改。」楊校云:「疑本作課,王校從課。」

立齋按:楊校王校皆非,從謝改作求是。

◆或有雕削取巧。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有字下增「晦塞為深,雖奧非隱」八字。鈴木校云:「嘉靖本梅本岡本並無晦塞以下八字。」

立齋按:此八字為傳鈔誤脫,上二句應「文隱以複意為工」而發,下二句係應「秀以卓絕為巧」而發,非淺筆偽增,宜補入。

◆英華曜樹。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曜耀不同,當改其一。」ARTX.CN

立齋按:曜耀古通,玉篇耀字注云:「與曜同。」於曜字注云:「亦作燿。」楊校失檢非。ARTX.CN

指瑕第四十一
◆其固匪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諸本匪作非、按作非與金樓子立言下篇合。」

立齋按:非匪義同。說文一曰非也。音亦同、集韻、非音斐。史記平準書:「作腹非。」注云:「非讀曰誹。」是二字音義皆通也,楊校非。

◆慮動難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圓金樓子立言下作固,固疑周訛。」ARTX.CN

立齋按:圓即周;諸本作圓不誤,王校非。

◆群才之峻也。

梅本峻作俊,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王校引金樓子又作。

立齋按:俊古通。ARTX.CN

◆聖體浮輕。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浮輕作輕浮。

◆永蟄頗疑於昆蟲。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注云:「疑金樓子作擬,按擬字是,上云似,此云擬。」

立齋按:疑、擬古通。易文言:「陰疑於陽。」疑、擬也。集韻云:「疑同擬。」禮射義:「而以大夫為貴賓為疑也。」疏:「疑、擬也。」是在下比擬於上也。楊校非。

◆豈其當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豈作不、當作蚩。

立齋按:蚩當皆通,此別本異文,兩存為是。

◆若夫君子擬人必於其倫。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注云:「按曲禮下,儗人必於其倫。」鄭注:「儗猶比也。」此當作儗,始與曲禮合。

立齋按:疑、擬、儗古皆通。易繫詞上、儗之而後言。楊注非。

◆雖寧降無濫。

梅本降作僭。注云:「元作降,孫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孫改是。

◆然高原之詩不類甚矣。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原作厚。

立齋按:左襄十六年傳:「齊高厚之詩不類。」黃本是。

◆終無撫叩酬即之語。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注云:「即謝云、當作酢。」鈴木云:「岡本作即酬。」

立齋按:撫叩即酬,相協而言,岡本為長。

◆比語求蚩。

楊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岡本蚩作媸。」

立齋按:蚩、媸互通。陸機文賦:「姘蚩好惡。」蚩即媸也。

◆若排人美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排王本作掠。」

立齋按:排、推也,掠、取也。左昭十四年傳:「掠美為昏。」從掠是。

◆車兩而馬疋疋兩稱目。

梅本凌本黃本並掠。梅本注云:「下疋元脫、楊補。」

立齋按:楊補是。

◆亦配義也。

梅本凌本黃本、也並作矣。

◆夫辯言而數筌歸。

梅本筌作首。注云:「首元作筌。」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上文有或量首數蹄,此從首是。

◆可以無於千載也。

梅本作慚,凌本作愧,黃本同。

立齋按:慚一字,慚愧一義也。

養氣第四十二
◆戰代枝詐。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岡本枝作技。」

立齋按:技、枝形近而訛,從技是。即莊子天下篇所謂各得一察之旨。

◆同乎牛山之木。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胡本木作伐。」

立齋按:上言波,下言木,實字相偶,從木是。牛山之木,見孟子告子上。

◆恒惕之盛疾。

梅本凌本黃本恒並作怛。注云:「一作成。」

立齋按:怛惕見孟子。恒字形近而訛,梅本是。又按成、盛古通。左宣二年:「宣子盛服將朝。」注:「盛、音成、本或作成。」

◆至如仲任。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髓作鯁。

立齋按:黃本桍字衍。

◆敬通懷筆以專業。

梅本敬作叔,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注云:「叔元作敬,孫無撓改。」

立齋按:敬通、馮衍字,叔通曹褒字。因褒傳有沈吟專思之語,從孫改是。

◆夫學業在勤,故有錐骨自厲志於文也則申寫鬱滯。

梅本勤字下有「功庸弗怠」四字,厲字下有「和熊以苦之人則申」八字。范注引盧文弨文心雕龍輯注書後,養氣篇故有「錐骨自厲,和熊以苦之人。」案下六字吳本無,當本脫四字,不學者妄增成之,而妄其年代之不合也。

立齋按:功庸四字似原脫。兩朝文體及四六,率雙起雙收,無功庸句;則不免夔足之譏。下面和熊句以原缺,後人妄加,曲引失時。紀評云:「志當作至。」邐評似有未安,因志字、是由上學業中單提文章一項,均言志也。王校刪功庸二句,而存錐骨句非是。

◆雖非胎息之萬術。

梅本萬作邁;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邁為長。

附會第四十三
◆才量學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量作童。楊注:「按童學極是,量其形誤也。」王校據體性養志二篇中有童子句,與楊說同。

立齋按:量字不誤、字沿上句裁衣、與下句裁厥中而來、童量形近而訛、楊王二氏皆非。

◆事義為骨髓。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髓作鯁。

立齋按:文心屢用骨鯁,義含梗介。此用骨髓者,骨外指事,髓內指義,精義內含,均可曰髓,與他文所指有殊。楊校取例失旨,非是,從髓是。

◆然後品藻玄黃。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玄作元,御覽作玄。楊校云:「原道篇銓賦篇,皆以玄黃連文,此固不應作元也。

立齋按:黃本玄字皆作元,避清諱也。楊云不應作元殊非。說見前。

◆斯綴思之常數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常作恒,御覽同。

立齋按:恆字漢文避諱改為常,後人遂沿用恆常互通。說見前。

◆銳精細乃。

梅本乃作巧,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梅本從巧是。

◆夫文變無方。

梅本凌本黃本無並作多。注云:「汪作無。」御覽引亦作無。

立齋按:無方與多方旨同,從多從無皆通,無煩改從,楊校王校皆非。

◆率故多尤。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率作變。

立齋按:從變為長,變字承上文無方來。

◆需為事賦。ARTX.CN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需作而,賦作賤。

立齋按:句本左哀十二年:「需事之賊也。」御覽誤。

◆或片接以寸附。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片作尺。

立齋按:從尺是;上言首尾;此言尺寸正合。

◆夫能懸識湊理。

梅本凌本黃本御覽並同。王校從兩京本湊作腠。

立齋按:說文無腠字。儀禮鄉飲酒:「禮進腠。」注:「膚理也。」又湊說文水上人所會也。又聚也。此言湊理,據下文節文二字,是聚會眾理之意;宜從湊是。別如湊、腠、揍、輳、皆為後起通假,釋文作進奏。注云:「又作腠同。」王校改誤,不可從。

◆文節自會。

梅本凌本黃本文節並作節文。注云:「一作文節。」御覽作節文。

立齋按:從節文為長。

◆豆之合黃。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石之合玉。」

立齋按:豆之合黃,未詳,石之全玉,似後人改作。黃侃據呂氏春秋「白之所以為堅,黃之所以為初也,黃白雜則堅且牣」,豆疑當作白。似可從。

◆是以駟壯異力,而六轡如琴。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駟作四。

立齋按:從四是,詩小雅、四牡騑騑、四牡癸騤。

◆馭文之法。

梅本馭上有「並駕齊驅而一軗統輻」九字,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舊本俱無。」御覽亦無,今據刪。

立齋按:下二句宜存,蓋四句統演馭文之馭字義,王校刪非。

◆若夫絕筆斷章,譬乘舟之振楫,克終底績,寄在寫以遠送。

梅本楫下有「會詞切理,如引轡以揮鞭。」「克終底績」下作「
寄深寓遠,」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嘉靖本四句本協,梅本因所據原本底績以上均缺,故為校補,當有所本,如補作必有注明。

總術第四十四
◆今之常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注云:「今元作令商改。」

◆若筆不言文,不得云經典非筆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不,黃侃云:不字為為字之誤」今按不字乃果字草書形近之誤,此承頻說而為言也,故改為果字,序志贊「文果載心,」句法同。

立齋按:此二句反轉為言以見義,以若字為重,無關於為之與果也,不可因黃氏之疑,便擅改從。且果字何據稱草書形近之誤乎?今按此二句原無誤字,且意無隔閡,詞句亦協,黃氏疑之者誤,而王氏改從者亦非也。

◆分經以典奧為不利。

梅本凌本黃本利並作刊。分字下黃注云:「疑有脫誤。」王校引黃侃云:「分當作六。」案黃說是,今改。

立齋按:分之為言者;經分為六,或辨經之文,以典奧為不刊也,黃侃言當作六,及王校從改皆非。

◆九變之實匪躬。

梅本實作貫。注云:元作實。楊云:「漢書引逸書,九變復貫,如言之選。匪躬作匪窮。注云:「匪窮元作躬,孫改。」

立齋按:漢武帝詔書有詩云:「九辨復貫,知言之選。」應邵曰:「逸詩也。」師古注:「貫事也。」梅本作逸書誤,從貫從窮是。

◆落落之玉,或亂乎石;碌碌之石,時似乎玉。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按老子卅九章,不欲碌碌若玉,落落如石。」此文祿祿落落,疑當互易。

立齋按:落落又作珞珞,句出老子不誤,王校云互易者非。

◆無者亦繁。

梅本凌本黃本無並作蕪。梅注云:「元作無,朱改。」

立齋按:朱改是。

◆詭者亦典。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詭典文不成義今改。

立齋按:典疑作異。後漢書班固傳:「殊形跪,制。」注:「詭、異也。」與上文淺露句可協,王校非。

◆不必盡窕槬之中。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槬下有桍字。

立齋按:黃本桍字衍。

◆動用揮之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扇當作羽,說詳註訂。

◆豈能控引清源。

梅本清下注云:「當作情。」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情是。

◆無術任心。

梅本無作棄。注云:「元作築。」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無築皆通,築字誤。

◆及多少之非惑。

梅本凌本黃本非並作並。梅本注云:「元作非許改。」

立齋按:許改是。ARTX.CN

◆何妍蚩之能制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蚩當作媸。」

立齋按:蚩媸互通,說見前,王校改非。

◆纆牽忌長。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注云:「元作纏,許改。」

立齋按:梅本改是。

時序第四十五
◆政阜民暇。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據法言、「殷民阜財。」改暇為殷。

立齋按:政阜民暇,孟子有今國家閒暇,堯有擊壞之歌,為民暇之所本,似無可疑。王校據法言改定非是。

◆詩於元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波震於下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者下當有也字。」

立齋按:范注是。

◆嘆兒寬之凝奏。

梅本凌本黃本兒並作倪,凝並作擬。

立齋按:梅本是。ARTX.CN

◆笑玉屑之諫。

梅本凌本黃本笑並作美。梅本注云:「笑當作美。」諫下注云:「當作談。」

立齋按:從美是。

◆班彪參考以補令。

梅本表作奏。注云「元作表,張度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張據後漢書班彪傳改是。

◆及明帝疊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改帝作章,王校從之。

立齋按:明帝承光武之緒,以發耀儒術,故曰疊耀。蓋起辟雍者光武,而蒞臨以講學迎三老者,為明帝,是是明帝疊耀之所本,故帝字不誤。范改王從皆非。

◆賈逵給禮於端頌。

梅本禮作札,端作瑞。注云:「元作禮張改。」又:「元作端張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梅本改是。

◆自安和以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安和依時序當作和安。

◆子俶德祖之侶。

梅本子俶作子叔,注云:「邯鄲淳字,元作子俶。」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梅改是。

◆應傅三張之徒。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徒下注云:「元作從。」

立齋按:從梅本是。

◆劉刀禮吏。

梅本凌本黃本刀並作刁。

立齋按:刁協也,梅改是。

◆逮明帝東哲。

梅本束哲作秉哲。注云:「元作束。」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梅本是。

◆庾以筆才逾親。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逾親當入愈親。」

立齋按:范注是。逾有進越之義,惟經典多作愈。

◆孫于之輩。

梅本凌本黃本于並作干。

立齋按:干寶也,從干是。

◆故治文變染乎世情。

梅本治作知,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知是。

◆自明以下。

梅本明下有帝字。注云「元脫。」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梅本補是。惟自明以下,猶自安和以下,及越昭及宣,諸句法同,皆單稱諡號,或元未必脫也。

◆英采雲構。

梅本凌本黃本構並作搆。王失校。ARTX.CN

立齋按:焦循孟子正義、構與搆通。雷復說文外篇構搆為南宋人避諱字。說文有構無搆,搆為後起字,從構是。

◆緝遐景祚。

梅本遐下注云,「疑作熙。」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詩大雅,「於緝熙敬正。」從熙是。

◆文思充被。

梅本充下注云:「一作光。」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堯典:「聰明文思,光被天下。」又「光被四表」。從光是。

◆曖焉如面。

梅本曖作曠,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從曖。

立齋按:曖字見廣韻、隱也。又見楚詞,王注暗也。說文曠明也。曖、曠義皆可通從曠為長,王校非。

物色第四十六
◆物色篇第四十六。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本篇當移在附會篇之下,總術篇之上。」

立齋按:序志篇載,自崇替於時序以下,言才略、言知音、言程器,言序志,共五篇,每卷五篇,而物色篇不在內,而時序,在九卷五篇中,是物色篇之位,當移出十卷以外而時序當移入十卷之中也,故時序篇依彥和自序次第當無可疑。惟據總術篇云,「多少之非惑,何姘媸之能制,及按部整伍,以待情會。」四句,意既秉總術之旨,還須物色之也,是物色之必繼總術以發之也,故物色篇當在總術篇之下為宜。且以兩篇次序緊接,易致顛倒,若遠移於總術之上或非也,范氏之疑則是,而位置似不可從。

◆是以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春與深字旁注有冰與深各一字。

◆瀌瀌擬雨雪之狀。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瀌瀌當作麃麃。」王校云:「作瀌瀌者古文詩,作麃麃者今文詩也,不必改字。」

立齋按:詩小雅:「雨雪瀌瀌。」狀雨雪之貌。鄭風:「駟介麃麃。」麃麃武貌。兩字音近而義殊,不知王校所云今文從麃,古文從瀌。何所據乎。鈴木失檢而王校臆說,均非也,瀌字是。

◆兩字連形。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連作窮。

立齋按:連窮並通,窮字從下句情貌無遺句來,從窮為長。

◆印字而知時也。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本注云:「印疑作即。」

立齋按:印字從上文印泥而來,此練句法也。見徵聖篇,「辭成無好異之尤」句法,作即可通。但印字或不為誤,王校從改非。

◆且詩騷所摽。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摽作標。

立齋按:摽、標古通。後漢書皇甫嵩傳:「黃巾為標識。」標假為摽,王失校。

◆物色雖繁而折辭尚簡。ARTX.CN

梅本折作,旁墨注云,折節二字。凌本黃本折並作析。

立齋按:從析是,王失校。

才略第四十七
◆薳教擇楚國之令典。
梅本凌本黃本教並作敖。梅本注云:「元作教,曹改。」ARTX.CN

立齋按:左襄十二年:「蒍敖為宰。」薳音義同蒍,曹改是。

◆趙襄以文勝從饗。

梅本凌本黃本襄並作衰。梅本注云:「元作襄曹改。」

立齋按:左僖廿三年傳:「偃不如衰之文也。」曹改是。

◆公孫翬善於辭令。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翬作揮。

立齋按:從揮是。左傳作揮。注云:「字子羽。」又魯有公子翬,音同揮。

◆樂毅報書辨以義。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據徐云,從當作而。」

立齋按:從而是。

◆賦孟春而選典誥。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孫詒讓云:「選典誥當作進典誥。」

立齋按:孫說是,當據改。

◆議揠而賦清。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揠作愜。

立齋按:從愜是。

◆覆取精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范注云:「覆當作覈。」

立齋按:范注非。周禮冬官考工記注:「詳察曰覆。」集韻:「
覆,審也。」王校從范注據改非。

◆辭人最深。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人下注云:「疑誤。」范注云:「人當作義。」

立齋按:人疑當作入。玉篇入進也。與下竭才以鑽旨合。人入形近易訛,范注非。ARTX.CN

◆故知長於諷論。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徐云:「論當作諭。」

立齋按:論字不誤。王校非。

◆能世厥風者矣。

梅本能作龍。注云:「後漢書崔駰傳,贊云:「崔為文宗,世禪雕龍。」凌本黃本並同作能。

立齋按:能龍並通,可兩存。

◆跡其為才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無也字。王校云:「也據舊本補。」

立齋按:也字衍。此句與下句義屬一貫,王校非。

◆李充賦銘。

梅本凌本黃本充並作尤。梅本注云:「元作充王改。」

立齋按:尤在和帝時,拜蘭臺令吏,有函谷諸賦,梅本改是。

◆思洽登高。

梅本凌本黃本登並作識。

立齋按:從識是。

◆多俊才而不課學。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今從史通雜說下引,改俊作役。」ARTX.CN

立齋按:從役是。

◆雄向以後。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據史通作向雄。

立齋按:王校改是。

◆仲宣溢才。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徐云:「溢才疑作清。」又云:「疑作異。」

立齋按:溢才猶才溢也,溢字不誤。如王校疑作清作異,何不可疑作俊、作茂,作逸、雅、瑰……等字均可,將不勝其改矣。王校非。

◆稽康師心以遣論。

梅本遣下注云:「疑作造」。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遣字不誤,字義為長。

◆左思立才。

梅本立作奇,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立奇並通,從立為長。

◆辭自和暢。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本注云:「自疑作旨。」

立齋按:上稱敏給,承自字亦是,不煩改從。

◆士龍朗陳。

梅本凌本黃本陳並作練。梅本注云:「元作陳,王青蓮改。」

立齋按:梅本是。ARTX.CN

◆孟陽景福。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福作陽。梅本福下注有殿賦二字,王失校。

立齋按:張載字孟陽,弟協字景陽,黃改是。孟陽未聞有景福殿賦之作。

◆並杶幹之實才。

梅本凌本黃本杶並作楨。

立齋按:杶楨見禹貢,楨幹見費誓。杶為琴材也,並有所本,楊校非。

◆孫盛子實。

梅本子實作干寶。注云:「元作子實。」

立齋按:梅本是。

◆殷仲文之孤興。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注云:「孤疑作秋。」楊校云:「文選殷仲文詩,獨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作秋字是。」

立齋按:上有獨有一辭,孤字不誤。

◆遺風藉甚。

梅本凌本黃本藉並作籍。楊校云:張本作籍,按藉字非是。史記陸賈傳,名聲籍甚。此籍甚二字所而出也。」

立齋按:籍亦作藉,見廣韻。史記作蘊藉,漢書作溫籍,二字古通,並詳前說,楊校誤。

知音第四十八
◆魏氏以夜光為怪石。
梅本氏作民,凌本黃本並同。王失校。

◆醞藉者見密而多蹈。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藉作籍,王校云:「藉紀本誤籍。」

立齋按:藉籍古通,說見前。王校云誤者非也。

◆酌滄波以喻畎●。

梅本●作澮,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字書無●字,從澮是。

◆患識照之目淺耳。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目作自,王失校。

◆然而俗監之迷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監宜作鑑。」王校云:「按鈴木說是,今據改。」ARTX.CN

立齋按:監、察也、領也、攝也。韻會通作鑑鑒。禮王制:天子使其大夫為之監,監於方伯之國。」上監讀去,下監讀平。又書酒誥:「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鈴木說非,而王校據改,未加深考、尤非也。

◆其事浮淺,亦可知矣。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按其下疑奪不字。」范注云:「
疑省作不事浮淺。」王校云:「當省作事其浮淺。」ARTX.CN

立齋按:范校可從,王校非。

◆深識鑒奧。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云:「深識疑當作識深。」

立齋按:王校可從。

◆翫澤方美。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黃注云:「澤王本作懌。」

立齋按:澤與上媚字為對文,服之媚,書之澤也,作懌非。

程器第四十九
◆垣墉立而雕朽附。
梅本凌本朽並作墁。黃本朽作杇。鈴本云:「嘉靖本梅本杇作朽。」

立齋按:鈴木誤。檢梅本元作墁不作朽。考朽為杇之形誤,墁與杇誼同。論語集解引王曰,杇鏝也,皇侃本鏝作墁。梅本是。ARTX.CN

◆古今文人之類不護細行。

梅本之下注云:「之字衍。」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語出魏文與吳質書,作「類不護細行」,無之字。ARTX.CN

◆仲宣輕脆以躁競。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據王粲傳疑作輕侻。

立齋按:左思魏都賦:「稟質遳脆。」猶輕脆也。與輕侻皆簡易之貌,脆字不誤,王校非。

◆敬通之不循廉隅。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循蓋修之誤,古書中多有此例,引漢書揚雄傳不修廉隅為證。

立齋按:循說文行順也。爾雅釋詁,率循也。史記循吏列傳,奉職循理亦可為治。廣雅循述也。與修字義近而用同。且循修二字有輕重深淺程度之略別,循字不誤,楊校非。

◆孔璋惚恫以麤疏。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惚作●,王失校。

立齋按:惚為●之俗體。類篇,謥詷急言。後漢書皇后紀:「輕薄謥詷。」注云:「忽遽也,音同。」疑惚恫當作謥詷。又按:惚見老子,恫見詩大雅。惚有微妙不測之意,而恫有呻吟意,故從謥詷為是。

◆潘岳詭禱於愍懷。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禱作譸。

立齋按:此指潘岳草禱神之文,受賈后之旨,以害愍懷太子也。詭禱本此,禱字不誤。又譸音詶,見說文。書無逸,譸張為患。又與籌通,玉篇譸張誑也。黃本作譸非,王校從黃本改尤非。

◆孫楚佷愎而治府。

梅本佷作狼,凌本黃本並作狠。

立齋按:佷又作很,狠為很之俗體。梅本作狼為形近之訛,從很是,俗不作狠。

◆璿沖不塵乎竹林。

梅本璿作濬,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王戎字濬沖,見晉書,從濬是。

◆固宜蓄素以剛中。

梅本剛作,凌本黃本並作弸。

立齋按:從弸是,見楊子法言君子篇。說文弸,弓強貌。剛亦通。

◆散悉以彪外。

梅本悉作采。注云:「元作悉,龔仲和改。」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上言蓄素,此言散采,從梅本是。

◆負重必在任棟梁。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注云:「棟梁元作賢,龔改。」

序志第五十
◆文心者。
梅本凌本黃本文上並有夫字。

◆故用之。

梅本凌本黃本之下並有焉字。

◆豈效鄒奭之群言雕龍也。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效作取。

立齋按:言豈取者,是用雕龍一辭,而非效法雕龍之體,從取為長。

◆拔萃出穎。

梅本作類,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出」本國策,「出類」本孟子,並通。

◆黎獻紛雜。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兩京本黎作文。

立齋按:黎獻見書益稷。王校非。

◆夫有肖貌天地。

梅本有作自。注云:「曹改。」凌本同,黃本有字下注云:「衍。」鈴本云:「梅本有作自,校云曹改。」梁書有字自字並無。

立齋按:梁書刪是。

◆稟性五行。

梅本行下注云:「一作才。」凌本並同。黃本行作才。

立齋按:程器篇:「人稟五材。」材同才,從才是。

◆形同草木之脆。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同下注云:「梁書作甚。」

◆余生七齡,乃夢彩雲若錦,則攀而採之。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之下注云:「梁書無七齡以下十四字。」

◆則常夢。

梅本凌本黃本常並作嘗,嘗下並有夜字,梁書無則字。

立齋按:從梅本是。又按嘉靖本自夢字至索源句上,原脫三百三十三字,王校云:「汪本張本兩京本無執「丹漆」至「觀瀾而」三百三十二字。」

◆莫若註經。(此據梅本)

凌本黃本註並作注。

◆就有深解未足立家。(梅本)

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御覽無此二句。」

◆實經典枝條。(梅本)

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典下有之字,枝條作條枝。

◆五禮資以以成。(梅本)

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成下有文字。

◆六典因之致用。(梅本)

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之下有以字。

◆莫非經典。(梅本)

凌本黃本並同。梁書於作如。

◆仲治別流。(梅本)

凌本黃本治作洽。鈴本云:「黃氏原本洽作治。」梅本王本岡本同梁書作洽。ARTX.CN

立齋按:從梁書作洽是

◆應論華而疏略。(梅本)ARTX.CN

凌本黃本並同。梁本疏作疏。

立齋按:正韻疏同疏。

◆流別精而少巧。(梅本)ARTX.CN

凌本黃本並同。梁書巧作功。王校云:「據史記自序,勞而少功,今據改。」

立齋按:巧、功並通,惟史記勞而少功,不足據改,蓋勞可言功,而精巧可論,故從巧為長。

◆云奕極矣。(以下仍據嘉靖本)

梅本云:亦作「亦云」,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梅本是。

◆若論文敘筆。

梅本若下有乃字,凌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兩京本筆作志。

◆則品別區分。

梅本品作囿,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汪本作品。」王校引兩京本品作派。

◆原始以表時。

梅本始作如,時作末,凌本黃本作「原始以表末」注云:「顧校作時。」

立齋按:從「原始以表末」為是。

◆一篇以上。

梅本一作上,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梅本作上是。

◆剖情析釆。

梅本剖作割,凌本黃本並同。鈴木云:「梁書割作表」。

立齋按:割剖並通,表字誤。

◆必籠圈條貫。

梅本無必字,凌本黃本並同。

◆摛神性。

梅本黃本並同。 凌本性作往。

◆以包會通,以閱聲字。ARTX.CN

梅本包作苞,黃本同。凌本包上有幽遠二字。

立齋按:苞、包古通。郭忠恕佩集云:「草名之苞,當通厥包之包。」從包是。

◆怡暢於知音。

梅本怡暢作怊悵。注云:「元作怡暢,王性凝改。」

◆崇替於時序。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梁書替作贊,王校引汪本佘本亦同作贊。

立齋按:贊字非。時序篇:「崇替在選。」國語楚語下:「唯獨居思念,前世之崇替者。」從替是。

◆環絡藻繪之府。

梅本環上有而字,凌本同。黃本無而字。

◆雖復輕採毛髮。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復一作或。」

立齋按,從復是,下文已有或字。

◆前聖所難。

梅本前作人,凌本黃本並同。

◆識在瓶管。

梅本瓶作鉼,黃本作缾,凌本同。

立齋按:從梁書是。矩矱見離騷,「求矩矱之所能。」

◆既沈余聞。

梅本沈下注云:「沈亦作洗。」凌本黃本並同。紀評云:「洗字是。」

立齋按:沈於所聞,見國策趙策二,從沈是。

◆渺渺來世。

梅本渺渺作眇眇,凌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從渺是。管子:「渺渺乎如窮無極。」眇,一目視也。又細小也。王校從,眇字從目,不從耳,王校非。

◆諒塵彼觀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諒作倘。

标签:

给我留言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