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 《陈书》是记载南朝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的纪传体史书,作者为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时的姚思廉,包括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这是二十四史中卷数最少的一部。姚思廉(公元557年~公元637年),本名简,雍州万年(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父亲姚察编写陈史,但在隋朝大业年间却病逝,临终嘱咐姚思廉继承父业。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姚思廉奉命编修陈史,后来没完成。到... 2015年05月06日 正史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北史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终公元六一八年(隋恭帝义宁二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两书合称南北史。 李延寿,唐初相州人,官至符玺郎。在唐太... 2015年05月06日 正史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北齐书 北齐书五十卷,作者唐李百药,内容记载了公元五三四年前后北魏分裂,东魏政权建立,中经五五○年齐代东魏,到五七七年齐亡为止的王朝兴亡史。 为了区别於曾经割据江淮的齐朝,后人称之为「北齐」。和北魏一样,东魏--北齐仍然是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联合统治的封建政权。它的疆域南阻长江,和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 从北齐到隋的五十年间,曾先后有人编写出几种不同... 2015年05月06日 正史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尊孟辨 《尊孟辨》·三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隐文,建安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是书,卷数与今本合。朱彝尊《经义考》仅云附载《朱子全集》中,而条下注“阙”字。盖自明中叶以后,已无完本矣。今考《永乐大典》所载,凡辨司马光《疑孟》者十一条,附《史剡》一条,辨李觏《常语》者十七条,郑厚叔《艺圃折衷》者十条。《续辨》则辨王充《论衡·刺孟》者十条,辨苏... 2015年05月06日 经学史及小学类 暂无评论 喜欢 4 阅读全文
子思子 子思子全书(宋·汪晫编)(断句依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汪晫 〔约公元一二o一年前后在世〕字处微,绩溪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九岁丧父,哀慕如成人。事祖母及母以孝闻。博学多通。郡守欲见之,以编氓辞。真德秀参知政事,属绩溪令李遇访晫言行之实,将荐于朝。会德秀卒,未果。后晫亦卒,遇私谥之曰康范。晫辑有《曾子》及《子思子》各一卷,康范诗集一卷,(均《... 2015年05月06日 经学史及小学类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朱子学的 《朱子学的》·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朱子学的》·明邱濬编。濬有《家礼仪节》,已著录。是编上卷分下学、持敬、穷理、精蕴、须看、鞭策、进德、道在、天德、韦斋等十篇,下卷分上达、古者、此学、仁礼、为治、纪纲、圣人、前辈、斯文、道统等十篇。蔡衍鎤序曰:上编自下学以至天德,由事而达理,而终之以韦斋,所以纪朱子之生平言行,犹《论语》之有乡党也。下编自上达以至斯文,由理而散事,而终... 2015年05月06日 经学史及小学类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值得认真研究和参考。ARTX.CN (一)循序渐进 读书,朱熹主张要循序渐进。它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 他提出读书次... 2015年05月06日 经学史及小学类 暂无评论 喜欢 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