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本草经集注

2015年05月08日 医家 暂无评论

《本草经集注》(约公元480-498年前)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陶氏认为《本经》自“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揉,冷热交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等问题,于是给予整理、作注。又从《名医别录》中选取365种药与《本经》合编,用红、黑二色分别写《本经》与《别录》的内容,名之为《本草经集注》。

本书共7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这是药物分类的一个进步,但每类之中仍分三品。又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已、秦艽、芎劳等,治黄疽通用药有茵陈。柜子、紫草等。这对临床选择用药,有很大的助益。对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用量、服法、药品真伪等与疗效的关系,均有所论述。本书问世后有很大的影响,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书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

本书原书已佚,现仅存有敦煌石室所藏的残本。但原书中的主要内容,还可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之中见到。

学术价值:
1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2 对药物的形态、行为、产地、采制、剂量、真伪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强调产地和采制方法与疗效的密切关系。
3 首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防风、防己、秦九、川芎等。
4 考定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规定了汤、酒、膏、丸的制作规范。
5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本草经集注 的目录:
  • 本草经集注 序录上
  • 本草经集注 序录下
  • 本草经集注 玉石三品
  • 本草经集注 草木三品
  • 本草经集注 虫兽三品
  • 本草经集注 果菜米谷有名无实
标签:

给我留言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留言!

Copyright © 2018- 中华古籍全录 保留所有权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