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晚年的历史评论性著作。
王夫之1619—1692,字西农,号姜斋,又因晚年长期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故称船山,湖南衡阳人。王夫之自幼从学于父兄,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十四岁即考入衡阳县学,成为秀才,但继续科举仕进的梦想在农民大起义的冲击下破灭。王夫之目睹明末的腐朽统治和东北满族贵族势力的不断扩张,与许多有识之士一样感到危机日深,主张改革弊政。他十分关注国家社会政治时局,格外用心研究历史。王夫之壮年时,明清两朝交替,他曾积极参加抗清斗争,经受过坎坷的政治流亡生活的考验和锻炼,同时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使他的进步思想趋于成熟。迫于抗清形势逆转,王夫之遁迹林泉,近四十幽居穷乡僻壤,荒山野岭,苦其心志,联系社会现实,总结历史经验,以全部精力从事著述,力图回答时代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寻找挽救危局的革新之路。王夫之的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学各方面,多达百余种。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晚年系统的史论代表作之一。作者认真研读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总结历史经验,有感而发,随事阐述自己的见解、主张和思想认识。对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作了多方面的评论。全书约六十余万字,按朝代分为三十卷,卷末又附有《叙论》,没有篇题。
全书内容丰富,集中表现了作者发展进化的历史观。他痕恨明王朝的腐败政治,主张改革;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还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对宋明以来的唯心主义道学进行了批判。作者有意识地把评史与论政治结合起来。他认为“读古人之书”必须“揣当今之争”,才能“为治之资”。因此王夫之的史论著作不仅贯穿着他的史学思想理论,也渗透了他的政治思想理论。
在对宋、明理学家厚古薄今,推崇“三代盛世”,妄称三代以下“人欲横流”、主张“法先王”的复古倒退思想进行批判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唐虞以前完全处于未开化的野蛮状态,而三代则是“国少而君多……暴君横取”,人民“秸面鸠刑,衣能结而食草木”,社会落后生活艰苦,根本也不是值得向往的盛世《读通鉴论》卷二十。“世益降,物益备”《读通鉴论》卷十九,随着历史的发展,物质生活才日益丰富起来,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古代的办法是治理古代天下的,不一定能通用于今天,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法令和治国之道,必须“趋时更新”,“事随势迁而法必变”。
在对历史发展的认识上,《读通鉴论》指出“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卷二十四国家的治乱存亡与人的生死寿夭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人所认识和掌握的。基于这种思想认识,作者认为秦始皇废除分封行郡县,是历史进步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秦代以下,郡县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卷一,被分封行郡县变革的成功是顺应了“势之所趋”,符合“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作者还进一步带证地指出“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而行其大公”卷一,秦始皇是出于“私天下”的动机而实行郡县制的,而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又恰恰是通过秦始皇主观动机这一偶然性体现出来的。
此外《读通鉴论》一书在分析评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多有独到见解和中肯意见,又能一一例举,但也有其局限,作者同情农民的疾苦,痛恨反动统治的腐败,主张改革,但其认识还局限于对原有制度的改良,没有认识到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的必要。
《读通鉴论》一书可选读中华书局1975年印行的单行本。该校本以1965年金陵刊刻的“船山遗书”为底本,又根据两个抄书的校记作了校补改正,并将抄本多于刻本的五论及清人刘巍崧的校勘记,对史实作的若干订正都附于有关各论之后,供作参考。还可选读岳麓书社新山版的《王船山全集》本。
- 卷一 秦始皇
- 卷一 二世
- 卷二 汉高帝
- 卷二 惠帝
- 卷二 文帝
- 卷三 景帝
- 卷三 武帝
- 卷四 汉昭帝
- 卷四 宣帝
- 卷四 元帝
- 卷五 成帝
- 卷五 哀帝
- 卷五 平帝
- 卷五 王莽
- 卷六 后汉更始
- 卷六 光武
- 卷七 明帝
- 卷七 章帝
- 卷七 和帝
- 卷七 宏帝殇帝附
- 卷八 顺帝
- 卷八 桓帝
- 卷八 灵帝
- 卷九 献帝
- 卷十 三国
- 卷十一 晋泰始元年起
- 卷十二 惠帝
- 卷十二 怀帝
- 卷十二 愍帝
- 卷十三 东晋元帝
- 卷十三 明帝
- 卷十三 康帝
- 卷十三 穆帝
- 卷十四 哀帝
- 卷十四 帝奕
- 卷十四 简文帝
- 卷十四 孝武帝
- 卷十四 安帝
- 卷十四 恭帝
- 卷十五 宋武帝
- 卷十五 营阳王
- 卷十五 文帝
- 卷十五 孝武帝
- 卷十五 前废帝
- 卷十五 明帝
- 卷十五 后废帝
- 卷十五 顺帝
- 卷十六 齐高帝
- 卷十六 武帝
- 卷十六 鬱林王
- 卷十六 明帝
- 卷十六 东昏侯
- 卷十七 梁武帝
- 卷十七 简文帝
- 卷十七 元帝
- 卷十七 敬帝
- 卷十八 陈高祖
- 卷十八 文帝
- 卷十八 宣帝
- 卷十八 后主
- 卷十九 隋文帝
- 卷十九 炀帝
- 卷二十 唐高祖
- 卷二十 太宗
- 卷二十一 高宗
- 卷二十一 中宗伪周武氏附于内
- 卷二十二 睿宗
- 卷二十二 玄宗
- 卷二十三 肃宗
- 卷二十三 代宗
- 卷二十四 德宗
- 卷二十五 顺宗
- 卷二十五 宪宗
- 卷二十六 穆宗
- 卷二十六 敬宗
- 卷二十六 文宗
- 卷二十六 武宗
- 卷二十六 宣宗
- 卷二十七 懿宗
- 卷二十七 僖宗
- 卷二十七 昭宗
- 卷二十七 昭宣帝
- 卷二十八 五代上
- 卷二十九 五代中
- 卷三十 五代下
- 卷末 叙论一
- 卷末 叙论二
- 卷末 叙论三
- 卷末 叙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