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藏经 – 阿含部 [第1-2卷]

佛教大藏经 – 阿含部 [第1-2卷]
佛教大藏经 - 01、阿含部 [第1-2卷](0001-0151) 佛教大藏经 - 阿含部 [第1-2卷] 的目录: 长阿含经 (22卷) (后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佛说七佛经 (1卷) (宋 法天译) 毗婆尸佛经 (2卷) (宋 法天译) 七佛父母姓字经 (1卷) (失译) 佛般泥洹经 (2卷) (西晋 白法祖译) 般泥洹经 (2卷) (失译) 大般涅槃经 (3卷) (东晋 法显译)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二卷 (宋 施护等译) 佛说人仙经 (1卷) (宋 法贤译) 佛说...

地藏经(含注释翻译)

地藏经(含注释翻译)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 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

冰鉴(含注释翻译)

冰鉴(含注释翻译)
冰鉴是晚清中兴之臣曾国藩著述(存疑)的一部关于相人识人的作品。分7章。古代盛冰之器。《周礼·天官·凌人》:“祭祀共(供)冰鉴。”鉴,镜子。言镜洁如冰,比喻明察。江淹《谢开府辟召表》:“臣谬赞国机,职宜冰鉴。” 冰鉴(含注释翻译) 的目录: 冰鉴第一篇 神骨鉴 第一章 总论神骨 冰鉴第一篇 神骨鉴 第二章 神分清浊邪正 冰鉴第一篇 神骨鉴 第三章 “神”存于心 冰鉴第一篇 神骨鉴 第四章 观骨察人 冰...

碧岩录

碧岩录
《碧岩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集》,是宋代著名禅僧圜悟克勤大师所著,共十卷。书的内容即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和圆悟的评唱组成。每一节的具体结构是:一、垂示,即对该则的案例提示纲要,加以引介。二、列出公案案例,其中夹注著语或评语。三、对该则案例加以评唱。四、列出雪窦重显的颂古诗,其中亦夹注著语或评语。五、对颂古诗作解说性评述。 此书撰成后,在禅林享有盛誉,向有“禅...

百喻经

百喻经
《百喻经》是一部以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 《百喻经》的最末一句为:“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由此可知,本书为古印度佛教僧人伽斯那所集撰,原名《痴华鬘》,《百喻经》当是它被译成中文后才出现的新书名。 依照佛教信众的说法,佛经中记录的乃是佛祖释迦牟尼本人的教诫,是佛祖历次讲法言论的实录。释迦牟尼在世时,曾于不同的时间、地点,针对...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朱伯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自号伯庐。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徵召,他坚辞不应博学鸿词科。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其《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流传很广。《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自问...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
本书是南宋大儒朱熹与其门人对答的集录。全书共一百四十卷,由南宋末期的黎靖德编成,书的全名是朱子语类大全。朱子殁后,黎靖德收集其门人分记的语录(朱子所讲的话),将之编辑起来,并按其内容分类为二十六个项目。语类的内容生动,极具魁力。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当然,朱子所说的话,常因时间或对象的不同,及抄录...

中说

中说
王通,字仲淹,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隋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乡)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后,门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王通好自求名,模仿孔子作《续六经》,在河汾讲学时,便以“王孔子”自诩。这样一个华而不实的人,他的《续六经》自然不会有什么学术价值,所以在唐代就大多散失无存了。今存《元经》一书,题王通撰,薛收传,阮逸注...

中论

中论
徐干(171-217),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 二月,瘟疫流行,干亦染疾而亡。 徐干散文,主要就是《中论》一书。此书写作主旨是:「常...

知言

知言
《知言》是南宋学者胡宏(1105—1161)的主要学术著作。现存的《知言》包括两部分,一为《知言》的正本,一为南宋学者朱熹辑录的《胡子知言疑义》。按照明代学者程敏政《胡子知言跋》的记载及现存各种版本《知言》的内容,可见《胡子知言疑义》所摘引的胡宏语录,皆不复见于《知言》正本,而这些被朱熹删节并多加非难的见解、正是胡宏哲学、教育思想中最具特色的内容。 《知言》全书采用随笔札记的形式,辑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古籍全录 保留所有权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