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补註

楚辞补註
楚辞作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源头,其光辉将垂万世而不朽。屈原的《离骚》曾经被称为《离骚经》,获得至为崇高的地位。汉代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的《楚辞补注》是楚辞注本当中最重要的一部。无论是古典文学爱好者、古代文化爱好者还是上古文化的专门研究者,这都是一部必读的著作。 ============================================================================== 提要 楚词章句十七卷 汉王逸撰。初,刘...

楚辞(含注释翻译)

楚辞(含注释翻译)
《楚辞》原指楚人特有的诗歌形式,后来亦指西汉刘向汇集的一部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楚辞的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富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他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后人又称“楚辞”为“骚”。 楚辞(含注释翻译) 的目录: 楚辞离骚 楚辞九歌 楚辞天问 楚辞九章 楚辞远游 楚辞卜居 楚辞渔父 楚辞九辩 楚辞惜誓 楚辞招隐士 楚辞七谏 楚辞九怀 ...

楚辞

楚辞
《楚辞》原指楚人特有的诗歌形式,后来亦指西汉刘向汇集的一部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楚辞的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富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他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后人又称“楚辞”为“骚”。 屈原前340年一前278年左右,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我国诗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出身于楚国王族,有高度的修养和爱国情怀。“明于治乱,...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竹斋集

竹斋集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元末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是元代画苑中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所画...

周子全书

周子全书
周子全書序 孔孟而後,千有餘年,聖人之道不傳。道非不傳也,以無傳道之人耳。漢四百年得一董子,唐三百年得一韓子,皆不足與傳斯道。至宋周子出,而始續其統,後世無異詞焉。顧當時知其人、知其學者實罕,惟程大中知之,使二程受學。而其書亦未顯也。 其後雖有刊本,往往附太極圖於通書之後,又有妄增圖說首句,作「自無極而為太極」,或且以太極圖出於希夷,而疑其近於老子之說。自子朱子大加是正,其所...

真山民集

真山民集
宋真山民撰。山民始末不可考。宋末窜迹隐沦。以所至好题咏,因传於世。或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李生乔尝叹其不愧乃祖文忠西山。考真德秀号曰西山,谥曰文忠,以是疑其姓真,或云本名桂芳,括苍人,宋末尝登进士。要之亡国遗民,鸿物外,自成采薇之志,本不求见知於世,世亦无从而知之。姓名里籍,疑皆好事者以意为之,未必遽。今从旧本题曰《真山民集》,姑仍世之所称而已。其集《宋艺文志》不著录。明...

曾国藩文集

曾国藩文集
王澧华编 在社会科学领域,常规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从文献学的意义上解决“有什么”的问题,二是从历史学的意义上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三是从哲学的意义上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如果愿意,你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成三个层次或三种境界。其中,“有什么”当属基础层,而“是什么”与“为什么”则分别位居中心层与终极层。纵观近百年来的曾国藩研究,似乎是潜心于“有什么”的人较少,而着意于“是什么”的人稍多...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

粤词雅

粤词雅
潘飞声(1858~1934) 潘飞声,字兰史,号剑士,又号独立山人,广东番禺人(今属广州市海珠区)。自小受业于乡贤叶衍兰。 光绪二十五年(1899),德国柏林大学聘请潘飞声为汉文学教授,他在国外执教,结交了一些国际友人。后来离开德国回国,住在广州河南龙溪的花语楼。著有《西海纪行卷》及《天外归槎录》。两卷均以日记形式,详记其出国及返国的经历。不久赴香港,主《华报》、《实报》笔政...
Copyright © 2018- 中华古籍全录 保留所有权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