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经部十 ○易类存目四△《易义随记》·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夏宗澜撰。宗澜字起八,江阴人。由拔贡生荐授国子监助教。是编乃宗澜恭读御纂《周易折中》,意有所会,即标记之,多因集说而作。时宗澜方从杨名时於云南,以修《周易折中》时李光地为总裁官,而名时为光地门人,故参互以光地《榕村易解》就正於名时,以成此书。其体例在讲章、语录之间,凡问者皆宗澜语,答者皆名时语也。两江总督采进本内,末有《附刻... 2015年05月08日 全本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卷九 经部九 ○易类存目三△《读易蒐》·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郑赓唐撰。赓唐,缙云人。前明天启丁卯举人,官至福建按察使佥事。是书《序》称丁亥,盖成於顺治四年。《经》文全用注疏本,每卦之末附《论》一篇,多经生之常义。至《系辞》旧虽分章,然自汉、晋以来未有标目。赓唐直加以“天尊章”、“设位章”诸名,则是自造篇题,殊乖古式。又《说卦》章次亦加删并而不言所以改定之故,更不免变乱之讥。盖犹明季诸人... 2015年05月08日 全本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卷八 经部八 ○易类存目二△《周易象通》·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朱谋《土韦》撰。谋《土韦》字郁仪,宁献王七世孙。万历间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是书惟释《上、下经》文,不及《十翼》。大旨欲稍还古义,而转生臆说。如不用陈抟《先天图》,亦不用周子《太极图》,是矣。而别造《河图》四,谓三代以来世藏秘府以为宝,学者莫得而窥,迨宋徽宗考古搜奇,始出示於外,是出何典记乎?邵陈以前无论矣,耿南仲、张根诸家皆... 2015年05月08日 全本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卷七 经部七 ○易类存目一△《关氏易传》·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北魏关朗撰,唐赵蕤注”。朗字子明,河东人。蕤字大宾,梓州盐亭人(详见《子部·杂家类》《长短经》条)。是书《隋志》、《唐志》皆不著录。晁公武《读书志》谓李淑《邯郸图书志》始有之。《中兴书目》亦载其名,云“阮逸诠次刊正”。陈师道《后山谈丛》、何薳《春渚纪闻》及邵博《闻见后录》皆云,阮逸尝以伪撰之稿示苏洵,则出自逸手,更无疑义。逸与李淑... 2015年05月08日 全本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卷六 经部六 ○易类六△《易经通注》·九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大学士傅以渐、左庶子曹本荣奉敕撰。首载顺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谕旨,次载顺治十五年十月以渐等进书表,次为以渐恭撰序文。恭绎世祖章皇帝圣训,谓自魏王弼、唐孔颖达有《注》与《正义》,宋程颐有《传》,朱熹《本义》出,学者宗之。明永乐间,命儒臣合元以前诸儒之说汇为《大全》,皆於《易》理多所发明。但其中同异互存,不无繁而可删,华而寡要。且迄... 2015年05月08日 全本 暂无评论 喜欢 1 阅读全文
卷五 经部五 ○易类五△《周易大全》·二十四卷(内府藏本)明胡广等奉敕撰。考《明成祖实录》,永乐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命行在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金幼孜修《五经四书大全》,十三年九月告成。成祖亲制《序》,弁之卷首,命礼部刊赐天下。赐胡广等钞币有差,仍赐宴於礼部。同时预纂修者,自广、荣、幼孜外,尚有翰林编修叶时中等三十九人。此其《五经》之首也。朱彝尊《经义考》谓广等“就前儒成编,杂为钞录,而去... 2015年05月08日 全本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卷四 经部四 ○易类四△《读易私言》·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许衡撰。衡字平仲,河内人。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谥文正。事迹具《元史》本传。其书论六爻之德位,大旨多发明《系辞传》同功异位、柔危刚胜之义。而又类聚各卦画之居於六位者,分别观之。盖健顺动止入说陷丽,其吉凶悔吝又视乎所值之时,而必以正且得中为上。孔子《彖、象传》每以当位不当位、得中、行中为言。衡所发明,盖本斯旨。此书本在衡《文... 2015年05月08日 全本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卷三 经部三 ○易类三 △《周易窥馀》·十五卷(永乐大典本) 宋郑刚中撰。刚中字亨仲,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谪居桂阳军。又责授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后追复原官,谥忠愍。事迹具《宋史》本传。王应麟《困学纪闻》称郑刚中有《周礼解义》。考王与之《周礼订义》首列诸家姓氏,有三山郑锷字刚中,淳熙中进《周礼全解》。盖别自一人,字与刚中名偶同,或混而一之,非... 2015年05月08日 全本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卷二 经部二 ○易类二 △《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刘牧撰。牧字长民,其《墓志》作“字先之”,未详孰是,或有两字也。彭城人。官至太常博士。《宋志》载牧《新注周易》十一卷,图一卷。晁公武《读书志》则作“图三卷”。其注今不传,惟图尚在,卷数与晁氏本同。汉儒言《易》多主象数,至宋而象数之中复岐出图书一派。牧在邵子之前,其首倡者也。牧之学出於种放,放出於陈抟,其源流... 2015年05月08日 全本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
卷一 经部一 ○经部总叙 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禀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贾、啖、赵以及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杂。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 2015年05月08日 全本 暂无评论 喜欢 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