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空论

不真空论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 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精于老庄及佛经,年将20即为关中名僧,后拜鸠摩罗什为师,协助译经,成为罗什的高足,他的文章得到罗什和慧远的称赞,是年青的佛学哲...

板桥杂记

板桥杂记
共三卷,记述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长板桥一带旧院诸名妓的情况及有关各方面的见闻。故事性强,可读性高。 板桥即长板桥,在秦淮河上,过桥西去即为“旧院”,“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明代,那是烟花繁盛地,现代汉语中,那叫“红灯区”。余怀高寿,活到了八十岁,殁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在漫长的后半生,余怀看着旧院化为废墟、化为菜地,那里主要出产一种“瓢儿菜”。他写了一本《板桥杂记》,回忆...

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又省称《白虎通》,东汉班固撰。清代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将这部书收入子部杂家类。 汉代在统一天下后,废除秦代的书禁,广开献书之路,设立五经博士,经学由此繁荣,成为汉代典章制度的重要依据及统治思想的重要来源。但经学由于文字和师承的不同形成了今文和古文之争,造成了经义的分歧局面,不但令学者无所适从,也不利于政治思想的统一。西汉时,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在石渠...

爱日斋丛抄

爱日斋丛抄
《爱日斋丛抄》五卷、《补遗》一卷、《续补》一卷,宋叶釐撰。ARTX.CN 《爱日斋丛抄》见诸书志所载者,多不著撰者姓氏。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二载有叶釐《爱日斋丛抄》十卷,又《坦斋笔衡》一卷。两书《说郛》均收录,前者题宋叶某撰,后者题宋叶釐撰。书名或题《爱日堂丛抄》,见《澹生堂藏书目》和《楝亭书目》等。今所见五卷本为《四库全书》本,此本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天工开物(含注释翻译)

天工开物(含注释翻译)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 宋应星在任分宜县教谕期间,将他平时所调查研究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整理成书,在崇祯十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出版。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 宋应星在任分宜县教谕期间,将他平时所调查研究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整理成书,在崇祯十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出版。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时的重要农学书籍,作者是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的贾思勰,共十卷,九十二篇,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作者的事迹记载不详。全书所引用的古籍将近二百种之多,其中的《四民月令》等历史价值很好的农书现先已经散失,本书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书中的记述包括了五谷、瓜果、蔬菜和树木的栽培,以及牲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酒、酱、醋、羹...

农学古籍概览

农学古籍概览
关于中国农书(王毓瑚) 农业古籍出版情况 书录解题 二画 卜式养羊法(养羊法) 卜岁恒言 十二月纂要 二如亭群芳谱 九华新谱 三画 山居要术 山居四要 山蚕谱 山左蚕桑考 大农孝经 大观茶论 士农必用 三径怡闲录 三农纪 四画 尹都尉 王氏 王良相牛经 牛经(相牛经) 牛马书 牛书(贾朴)牛皇经 牛经方 牛书(杨时乔) 牛经(贾氏) 牛经切要 牛经备要医方 月政畜牧栽种法 月季花谱 水牛经 水云录 ...

农桑辑要(含注释翻译)

农桑辑要(含注释翻译)
中国元代初年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生产凋敝之际,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 因系官书,不提撰者姓名,但据元刊本及各种史籍记载,孟祺、畅师文和苗好谦等曾参与编撰或修订、补充。本书在元代曾重刊多次,但以后流传的版本是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的。1979年上海图书馆影印出...

禾谱

禾谱
曾安止(1048—1098)字移忠,号屠龙翁,泰和人。北宋农学家。熙宁进士。曾任丰城主簿、彭泽知县。潜心研究水稻栽培。所著《禾谱》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详述泰和水稻品种资源和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状况。苏轼称其“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泰和曾氏族谱中有该书部分内容。据载,北宋时泰和水稻品种多达五十个。南宋中期,其后裔曾之谨又撰《农器谱》以补《禾谱》之缺。================================...
Copyright © 2018- 中华古籍全录 保留所有权利.  

用户登录